- 蒋明敏;陶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特质共同决定的。党领导缔造新中国,使得中华民族"站起来",开启了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引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使得中国人民"富起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光明前景。
2020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 蒋明敏;陶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特质共同决定的。党领导缔造新中国,使得中华民族"站起来",开启了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引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使得中国人民"富起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光明前景。
2020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 韩树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全书始终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地位,是党的十九大顺应新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又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阐释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论、"两点论"、"重点论"和群众史观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
2020年06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韩树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全书始终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地位,是党的十九大顺应新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又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阐释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论、"两点论"、"重点论"和群众史观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
2020年06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李蕴哲;戴玉琴;
突出政治功能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然选择。从历史角度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经历了逐步强化—过度强化—合理强化的嬗变轨迹;从现实角度考量,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功能、政治执行功能、政治整合功能、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是导致乡村"治理低效"的原因之一。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既是"党领导农村一切工作"命题的呈现,也是新时代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基层治理观的逻辑深意。
2020年06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李蕴哲;戴玉琴;
突出政治功能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然选择。从历史角度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经历了逐步强化—过度强化—合理强化的嬗变轨迹;从现实角度考量,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功能、政治执行功能、政治整合功能、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是导致乡村"治理低效"的原因之一。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既是"党领导农村一切工作"命题的呈现,也是新时代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基层治理观的逻辑深意。
2020年06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祝天智;
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提供了条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更多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提供了可能;而城乡融合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创造了条件。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也对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提出了要求:对于处在城镇化不同阶段的农民,退出政策应该精准回应他们的需求;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土地承包权退出不能只有一次性不可逆一种方式。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可以从退出形式、补偿方式和退出条件三个方面进行。
2020年06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祝天智;
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提供了条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更多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提供了可能;而城乡融合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创造了条件。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也对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提出了要求:对于处在城镇化不同阶段的农民,退出政策应该精准回应他们的需求;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土地承包权退出不能只有一次性不可逆一种方式。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可以从退出形式、补偿方式和退出条件三个方面进行。
2020年06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张亚东;王雄英;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应发挥其独特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本文从分工的角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以农业产业链分工演化为主线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模型,剖析农业产业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效应。农业产业化演化路径伴随着加工农产品增加以及交易方式的改变,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衍生出更多的职业种类与数量,从而拉动了乡村地区劳动力就业。
2020年06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 张亚东;王雄英;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应发挥其独特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本文从分工的角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以农业产业链分工演化为主线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模型,剖析农业产业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效应。农业产业化演化路径伴随着加工农产品增加以及交易方式的改变,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衍生出更多的职业种类与数量,从而拉动了乡村地区劳动力就业。
2020年06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 陈亚军;张帆;
本文以2005-2019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资料,整理其中关于中国旅游型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观点,归纳为五个主要方面,即地域特色消失、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与文化转型失当、治理机制缺位。借助于"拟像"理论,本文剖析了诸问题的根源,指出农村的生活、生产空间环境被生产为一种虚拟的、象征性的图像空间,脱离了农村的社会现实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在"拟像"逻辑下分析了旅游型新农村旅游开发的困境,就未来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2020年06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陈亚军;张帆;
本文以2005-2019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资料,整理其中关于中国旅游型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观点,归纳为五个主要方面,即地域特色消失、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与文化转型失当、治理机制缺位。借助于"拟像"理论,本文剖析了诸问题的根源,指出农村的生活、生产空间环境被生产为一种虚拟的、象征性的图像空间,脱离了农村的社会现实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在"拟像"逻辑下分析了旅游型新农村旅游开发的困境,就未来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2020年06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顾丽敏;李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的不断应用,传统的知识传输流程不断演进,由此催生出新的以机器学习为主导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以机器为主导,因此企业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需要进行不断革新。本研究从知识分享、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变革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顾丽敏;李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的不断应用,传统的知识传输流程不断演进,由此催生出新的以机器学习为主导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以机器为主导,因此企业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需要进行不断革新。本研究从知识分享、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变革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王妍;赵瑶;
在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向江苏省化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假设模型;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23.0分析收集的418份有效问卷,运用AMOS 21.0构建安全文化、安全领导行为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服从行为没有直接影响;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有直接影响;安全领导行为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员工安全服从行为有直接影响。实现员工安全服从行为的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提升安全领导行为和员工安全参与行为。
2020年06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王妍;赵瑶;
在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向江苏省化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假设模型;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23.0分析收集的418份有效问卷,运用AMOS 21.0构建安全文化、安全领导行为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服从行为没有直接影响;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有直接影响;安全领导行为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员工安全服从行为有直接影响。实现员工安全服从行为的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提升安全领导行为和员工安全参与行为。
2020年06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卢亚娟;张龙耀;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势不可挡,但融资难问题依旧严重阻碍着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其融资困境,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江苏省宜兴市96家民营科技型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业务状况、财务管理、融资结构、融资需求等状况,探讨其融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有效样本的"苏科贷"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探究民营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优化思路及对策措施。
2020年06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卢亚娟;张龙耀;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势不可挡,但融资难问题依旧严重阻碍着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其融资困境,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江苏省宜兴市96家民营科技型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业务状况、财务管理、融资结构、融资需求等状况,探讨其融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有效样本的"苏科贷"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探究民营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优化思路及对策措施。
2020年06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陆永胜;袁久红;
从文化向度出发,"横渠四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代语境中具有融通的可能,并呈现出"和谐共生""匹夫有责""开放包容""心怀天下"的四重价值诉求。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仁"为视域,以"横渠四句"义理为焦点,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的价值理性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双重诠释视域的融合。"横渠四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的具体生成方式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对现实之人和形上的人之为人的共同关注,使它们在价值观念的层面得以汇通。
2020年06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陆永胜;袁久红;
从文化向度出发,"横渠四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代语境中具有融通的可能,并呈现出"和谐共生""匹夫有责""开放包容""心怀天下"的四重价值诉求。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仁"为视域,以"横渠四句"义理为焦点,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的价值理性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双重诠释视域的融合。"横渠四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的具体生成方式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对现实之人和形上的人之为人的共同关注,使它们在价值观念的层面得以汇通。
2020年06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佘远富;莫凡;
新中国成立以来,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主题为"以‘研究’推动‘传播’",从哲学视角研究与传播儒家学说,注重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孔子本人是研究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主题为"文化、历史与文学的交汇",既从教育与文学的视角向世界介绍儒家学说,也从文化的视角向国际社会阐述儒家学说;从2010年至今,主题为"著作、内核、教育与世界文化的交响",多角度阐述和传播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世界交流。
2020年06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佘远富;莫凡;
新中国成立以来,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主题为"以‘研究’推动‘传播’",从哲学视角研究与传播儒家学说,注重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孔子本人是研究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主题为"文化、历史与文学的交汇",既从教育与文学的视角向世界介绍儒家学说,也从文化的视角向国际社会阐述儒家学说;从2010年至今,主题为"著作、内核、教育与世界文化的交响",多角度阐述和传播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世界交流。
2020年06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赵利群;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期通过自身经验、智慧和能力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共享繁荣。然而,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却遭遇到西方话语的压制。中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型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国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抓紧"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机遇,将"制度性"纳入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立,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话语体系规范。
2020年06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赵利群;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期通过自身经验、智慧和能力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共享繁荣。然而,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却遭遇到西方话语的压制。中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型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国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抓紧"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机遇,将"制度性"纳入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立,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话语体系规范。
2020年06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赵滕;王浦劬;
一般认为,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定联系。但问题在于,儒法学理逻辑根本上是对立的:儒家强调道德居先,以"礼"治国,注重主观服从动机的柔性统治;而法家强调功利优先,以"法""术"治国,注重客观力量"势"之下的刚性统治。那么,是什么力量、按照什么逻辑推动了儒家向法家的转化?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学理变异和过渡?这就需要从儒家与法家基于道德与功利孰为居先的伦理论证分野,以及儒法内部是否同时承认义利的两分来进行分析。早期法家思想强调功利居先、兼顾道德的范式,这实际上与儒家事功思想强调道德居先、承认功利的范式具有学理承继性。这体现在早期法家并未凸显后期法家的概念体系、对儒家文本的重新诠释、强调将道德视为实现功利的工具,以及吴起、李悝等人的儒家渊源等诸多方面。逻辑上看,从人之"善"的伦理论证,到社会之"善治"的政治论证,早期法家体现了"利先义从""‘霸’主‘王’辅"的过渡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在伦理层面强调功利对道德与政治的决定地位,同时又重视道德对功利的工具性作用。在政治层面,首先将权威重心转移至客观的普遍服从,以客观的政治利益吸收主观认同;其次将统治规范由儒家"礼"治转为"法"主"礼"辅;对于政治人的理解,由道德居先变为才能居先、兼用德行。延伸至经济政策,将公有制的全面管理转为私田基础之上的"平粜"调控。早期法家的这些"中继性"特点,对于理解儒家正统思想、儒家事功思想、早期法家思想与后期法家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先秦儒法学脉的演进,理解先秦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都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0年06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赵滕;王浦劬;
一般认为,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定联系。但问题在于,儒法学理逻辑根本上是对立的:儒家强调道德居先,以"礼"治国,注重主观服从动机的柔性统治;而法家强调功利优先,以"法""术"治国,注重客观力量"势"之下的刚性统治。那么,是什么力量、按照什么逻辑推动了儒家向法家的转化?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学理变异和过渡?这就需要从儒家与法家基于道德与功利孰为居先的伦理论证分野,以及儒法内部是否同时承认义利的两分来进行分析。早期法家思想强调功利居先、兼顾道德的范式,这实际上与儒家事功思想强调道德居先、承认功利的范式具有学理承继性。这体现在早期法家并未凸显后期法家的概念体系、对儒家文本的重新诠释、强调将道德视为实现功利的工具,以及吴起、李悝等人的儒家渊源等诸多方面。逻辑上看,从人之"善"的伦理论证,到社会之"善治"的政治论证,早期法家体现了"利先义从""‘霸’主‘王’辅"的过渡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在伦理层面强调功利对道德与政治的决定地位,同时又重视道德对功利的工具性作用。在政治层面,首先将权威重心转移至客观的普遍服从,以客观的政治利益吸收主观认同;其次将统治规范由儒家"礼"治转为"法"主"礼"辅;对于政治人的理解,由道德居先变为才能居先、兼用德行。延伸至经济政策,将公有制的全面管理转为私田基础之上的"平粜"调控。早期法家的这些"中继性"特点,对于理解儒家正统思想、儒家事功思想、早期法家思想与后期法家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先秦儒法学脉的演进,理解先秦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都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0年06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杨璐;
本文尝试从霍布斯秩序问题入手,围绕激情与社会的关系来阐释休谟的情感学说。本文认为,休谟解构了基督教神学先验的本体自我观,揭示了以同情心理机制为基础建立的社会性自我观。不同于霍布斯,休谟看到了俗人以自我为起点产生的诸如亲友之爱和尊卑之感的自然道德观念。商业正义的心理起源正是人们对彼此协助和社会依存性的强烈意识,以及对彼此利益的同情。相较于弗格森对商业社会的焦虑,休谟积极拥抱现代潮流,但他并不像曼德维尔那样将贪欲视为私利变公德的转换机制。对休谟情感学说的阐释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英国社会思想传统的理解。
2020年06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杨璐;
本文尝试从霍布斯秩序问题入手,围绕激情与社会的关系来阐释休谟的情感学说。本文认为,休谟解构了基督教神学先验的本体自我观,揭示了以同情心理机制为基础建立的社会性自我观。不同于霍布斯,休谟看到了俗人以自我为起点产生的诸如亲友之爱和尊卑之感的自然道德观念。商业正义的心理起源正是人们对彼此协助和社会依存性的强烈意识,以及对彼此利益的同情。相较于弗格森对商业社会的焦虑,休谟积极拥抱现代潮流,但他并不像曼德维尔那样将贪欲视为私利变公德的转换机制。对休谟情感学说的阐释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英国社会思想传统的理解。
2020年06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周光俊;
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分离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分离运动层出不穷。在对于这一主义和运动的证成上,西方政治学界回到自由主义。基于同意理论与最低限度原则的道德理论、基于自决权理论与唯一补救理论的权利理论和基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法律理论成为诠释这一思潮的三个维度。然而,回到自由主义的分离主义理论不得不面临着理论上意识形态化的弊端和实践上削足适履的尴尬,分离问题的广义理论是难以建立的。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民族国家不得不面对如何从横向上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的问题,这就需要从民族团结与民族国家建设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批判分离主义理论,而不是试图去证成这一理论。
2020年06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周光俊;
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分离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分离运动层出不穷。在对于这一主义和运动的证成上,西方政治学界回到自由主义。基于同意理论与最低限度原则的道德理论、基于自决权理论与唯一补救理论的权利理论和基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法律理论成为诠释这一思潮的三个维度。然而,回到自由主义的分离主义理论不得不面临着理论上意识形态化的弊端和实践上削足适履的尴尬,分离问题的广义理论是难以建立的。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民族国家不得不面对如何从横向上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的问题,这就需要从民族团结与民族国家建设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批判分离主义理论,而不是试图去证成这一理论。
2020年06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李彬;
语言学话语分析(LDA)是在德语语言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研究流派,体现出鲜明的语言学学科定位。LDA在话语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对当下以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为主流的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该流派25年以来的研究发展过程,厘清其以知识分析为主线的研究思路,重点考察多层面分析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本文还探讨了LDA未来如何进一步融合分析层面、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对象。
2020年06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李彬;
语言学话语分析(LDA)是在德语语言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研究流派,体现出鲜明的语言学学科定位。LDA在话语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对当下以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为主流的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该流派25年以来的研究发展过程,厘清其以知识分析为主线的研究思路,重点考察多层面分析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本文还探讨了LDA未来如何进一步融合分析层面、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对象。
2020年06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祁玲玲;
制度设计被认为高度影响一国的政治发展与治理水平。根据利普哈特协和式民主理论的框架,权力分享机制会较好促进一国民主发展;然而在面临国家力量弱小、政治精英的民主妥协精神缺乏的情况下权力分享机制存在着相当的脆弱性,甚至表现为民主发展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张力。本文基于对两个新兴的非洲选举民主国家贝宁与肯尼亚的分析发现,在以比例代表制及高度分化的政党体系为基本特征的分权制度下,贝宁虽然民主发展相对稳定但治理水平始终止步不前;而肯尼亚的多数制选举制度则带来权力相对集中的政党体系,民主发展受阻但国家治理却在稳步提升。该发现挑战了利普哈特关于权力分享制度设计的乐观结论。
2020年06期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祁玲玲;
制度设计被认为高度影响一国的政治发展与治理水平。根据利普哈特协和式民主理论的框架,权力分享机制会较好促进一国民主发展;然而在面临国家力量弱小、政治精英的民主妥协精神缺乏的情况下权力分享机制存在着相当的脆弱性,甚至表现为民主发展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张力。本文基于对两个新兴的非洲选举民主国家贝宁与肯尼亚的分析发现,在以比例代表制及高度分化的政党体系为基本特征的分权制度下,贝宁虽然民主发展相对稳定但治理水平始终止步不前;而肯尼亚的多数制选举制度则带来权力相对集中的政党体系,民主发展受阻但国家治理却在稳步提升。该发现挑战了利普哈特关于权力分享制度设计的乐观结论。
2020年06期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林红;
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种兼顾减贫济困与普惠式再分配的激进构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地方层面陆续进行各种相关的政策实验,全民基本收入遂被视为一项应对当下西方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挑战的潜在对策。这些挑战包括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大规模技术性失业、全球化导致的严重不平等与贫困问题、民粹主义的兴起及对主流政治的挑战。然而,在自由观念、权利意识根深蒂固的西方社会,追求结果平等和分配正义的全民基本收入难以见容于既有制度体系和主流价值观,而它本身也面临着成本和伦理的双重障碍。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各国政府实施的种种现金补助式财政干预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全民基本收入的特色,但是,作为一项替代性的普惠式再分配政策,全民基本收入在后疫情时代的常规治理中仍将是一种构想和有限的实验。
2020年06期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0 ] - 林红;
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种兼顾减贫济困与普惠式再分配的激进构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地方层面陆续进行各种相关的政策实验,全民基本收入遂被视为一项应对当下西方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挑战的潜在对策。这些挑战包括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大规模技术性失业、全球化导致的严重不平等与贫困问题、民粹主义的兴起及对主流政治的挑战。然而,在自由观念、权利意识根深蒂固的西方社会,追求结果平等和分配正义的全民基本收入难以见容于既有制度体系和主流价值观,而它本身也面临着成本和伦理的双重障碍。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各国政府实施的种种现金补助式财政干预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全民基本收入的特色,但是,作为一项替代性的普惠式再分配政策,全民基本收入在后疫情时代的常规治理中仍将是一种构想和有限的实验。
2020年06期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梁晨;
文化再生产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作为文化再生产最重要载体的高等学校必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政治性是其应有之义。在理论上,"强化高等学校政治导向"的命题体现的是作为国家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权力理论。作为意识形态权力载体的高等学校不仅履行着思想文化代际传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还承担着合法性论述功能。在现实中,高校政治性挑战主要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观念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化研究是因应这种政治性挑战的根本性途径。
2020年06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梁晨;
文化再生产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作为文化再生产最重要载体的高等学校必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政治性是其应有之义。在理论上,"强化高等学校政治导向"的命题体现的是作为国家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权力理论。作为意识形态权力载体的高等学校不仅履行着思想文化代际传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还承担着合法性论述功能。在现实中,高校政治性挑战主要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观念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化研究是因应这种政治性挑战的根本性途径。
2020年06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张倩;KuoRay Mao;
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采用项目制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办法来应对中国西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政府对于水资源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虽然这一方法在减少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生态退化问题上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限制和障碍。本文选取甘肃省三个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进行分析,并对石羊河流域内的民勤县进行案例调研,归纳分析这些规划的三方面措施,即采取自上而下的实施办法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减少不确定性和依靠市场调节改变农民用水行为。本文认为,这些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地方社会经济背景和内在的矛盾关系,导致三方面措施面临诸多限制,最终破坏了水资源管理的综合性特点,甚至引发了新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新的问题,本文从自下而上的小规模项目和制度框架设计两方面提出了项目制下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20年06期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张倩;KuoRay Mao;
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采用项目制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办法来应对中国西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政府对于水资源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虽然这一方法在减少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生态退化问题上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限制和障碍。本文选取甘肃省三个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进行分析,并对石羊河流域内的民勤县进行案例调研,归纳分析这些规划的三方面措施,即采取自上而下的实施办法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减少不确定性和依靠市场调节改变农民用水行为。本文认为,这些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地方社会经济背景和内在的矛盾关系,导致三方面措施面临诸多限制,最终破坏了水资源管理的综合性特点,甚至引发了新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新的问题,本文从自下而上的小规模项目和制度框架设计两方面提出了项目制下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20年06期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郑善文;高祖林;
加强内部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时代慈善组织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优化组织架构、锻造战略管理能力、提升规范化水平等内涵。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能力建设的短板,主要存在于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战略管理与内部管理能力、内部软环境与核心竞争力、运行透明度等方面,因此,推进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建设,需要从加强组织运行透明化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培育提升慈善组织的战略管理能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团队建设、推进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的外部化等方面着力。
2020年06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 郑善文;高祖林;
加强内部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时代慈善组织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优化组织架构、锻造战略管理能力、提升规范化水平等内涵。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能力建设的短板,主要存在于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战略管理与内部管理能力、内部软环境与核心竞争力、运行透明度等方面,因此,推进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建设,需要从加强组织运行透明化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培育提升慈善组织的战略管理能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团队建设、推进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的外部化等方面着力。
2020年06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 秦祥瑞;沈毅;
作为一种激发居民自主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基本目标,社区参与已被广泛运用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当下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为分析社区参与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联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本文选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BN市为考察对象,提出社区参与分化的4种"理想类型":弱邻里网络—弱社会组织型、强邻里网络—弱社会组织型、弱邻里网络—强社会组织型和强邻里网络—强社会组织型,并对其中的政府主导性强度及垃圾分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居委会和环保组织,邻里网络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始终有限,以社区参与分化为基础的"自愿激励"模式在贯彻环保政策之中存在相当的局限性,从而解释了何以上海等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开始向"政府主导"模式转变。
2020年06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秦祥瑞;沈毅;
作为一种激发居民自主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基本目标,社区参与已被广泛运用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当下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为分析社区参与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联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本文选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BN市为考察对象,提出社区参与分化的4种"理想类型":弱邻里网络—弱社会组织型、强邻里网络—弱社会组织型、弱邻里网络—强社会组织型和强邻里网络—强社会组织型,并对其中的政府主导性强度及垃圾分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居委会和环保组织,邻里网络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始终有限,以社区参与分化为基础的"自愿激励"模式在贯彻环保政策之中存在相当的局限性,从而解释了何以上海等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开始向"政府主导"模式转变。
2020年06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卢俊;陈成文;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问题化解和危机应对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它搭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平台,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功能,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扩大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场域。
2020年06期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卢俊;陈成文;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问题化解和危机应对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它搭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平台,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功能,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扩大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场域。
2020年06期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钱祥升;
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2的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差异现状以及差异发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这种差异与分化和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息息相关:家庭背景好、学习基础扎实、就读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家庭背景差、学习基础不好、就读非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低的教育期望。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家庭阶层较低的青少年群体,在以"精英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是加剧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2020年06期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钱祥升;
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2的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差异现状以及差异发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这种差异与分化和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息息相关:家庭背景好、学习基础扎实、就读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家庭背景差、学习基础不好、就读非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低的教育期望。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家庭阶层较低的青少年群体,在以"精英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是加剧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2020年06期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向玉琼;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对人的行为做出引导和规范并最终落实到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就政策制定流程而言,无论是制度化的框架,还是技术性的路径,公共政策的规范化、程序化、形式化与技术化导向不断凸显,与鲜活、具体的生活相去甚远。公共政策远离生活,但又反过来改造生活,将技术理性与竞争观念植入生活中,生活被导向单一的向度并最终异化。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带来社会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技术理性的支配失去了合理性,生活的多维度与完整性突显出来,生活领域兴起并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这时公共政策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得到建构,从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意义和价值。
2020年06期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向玉琼;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对人的行为做出引导和规范并最终落实到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就政策制定流程而言,无论是制度化的框架,还是技术性的路径,公共政策的规范化、程序化、形式化与技术化导向不断凸显,与鲜活、具体的生活相去甚远。公共政策远离生活,但又反过来改造生活,将技术理性与竞争观念植入生活中,生活被导向单一的向度并最终异化。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带来社会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技术理性的支配失去了合理性,生活的多维度与完整性突显出来,生活领域兴起并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这时公共政策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得到建构,从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意义和价值。
2020年06期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卢扬帆;
日益盛行的绩效评估回应和强化了政府治理的技术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治特征主要体现为绩效目标指标化、绩效生产标准化、绩效结果数量化与绩效应用简单化。这种技术治理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亦衍生出治理主体外部化、治理目标简约化、治理过程工具化及治理效果形式化等难题。本文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提出的政府绩效社会再生产概念,立足于生产评估者绩效行为优化、绩效文化产品开发、体制认证与市场流通、再生产系统扩张与内部分化等维度,力求形成一种政府乃至全社会尊重绩效、崇尚与追求绩效的整体秩序。再生产文化启示政府绩效评估应超越其技治定位,更加关注主体、环境与技术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升政府及社会绩效管理能力自觉。
2020年06期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卢扬帆;
日益盛行的绩效评估回应和强化了政府治理的技术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治特征主要体现为绩效目标指标化、绩效生产标准化、绩效结果数量化与绩效应用简单化。这种技术治理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亦衍生出治理主体外部化、治理目标简约化、治理过程工具化及治理效果形式化等难题。本文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提出的政府绩效社会再生产概念,立足于生产评估者绩效行为优化、绩效文化产品开发、体制认证与市场流通、再生产系统扩张与内部分化等维度,力求形成一种政府乃至全社会尊重绩效、崇尚与追求绩效的整体秩序。再生产文化启示政府绩效评估应超越其技治定位,更加关注主体、环境与技术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升政府及社会绩效管理能力自觉。
2020年06期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孙辙;张?;
法官行为公正是连接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过渡性环节,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感受的最直接来源。本文认为,要完整把握司法的公平正义,在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论体系中,除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外,还应当增加"行为公正"作为司法公正的"第三种样态"。本文就行为公正的内涵、内部实现途径和外部实现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
2020年06期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孙辙;张?;
法官行为公正是连接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过渡性环节,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感受的最直接来源。本文认为,要完整把握司法的公平正义,在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论体系中,除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外,还应当增加"行为公正"作为司法公正的"第三种样态"。本文就行为公正的内涵、内部实现途径和外部实现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
2020年06期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范伟;
"法官不得拒绝裁判"作为一项现代司法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肯认。近年来,"法官不得拒绝裁判"已走入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为此,有必要对这一司法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具体而言,"法官不得拒绝裁判"萌芽于公力救济的产生及主流化走向、法院的产生及独立性趋势以及法的产生及信仰化趋向。"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确立于1804年颁行的《法国民法典》第4条,即"法官若以法律无规定、不明了、不完备为借口,而拒绝裁判时,应负拒绝裁判之责,而受到追诉"。该原则的发展体现为:在法国内部经由刑法等法律的颁行以及司法判例的补充,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规则;经由《法国民法典》的传播,或为大陆法系的民事法典所移植,或直接作为常识性、公理性理念体现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经由诉权宪法化和诉权国际人权化的助力,成为世界法治发展的共同目标。
2020年06期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范伟;
"法官不得拒绝裁判"作为一项现代司法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肯认。近年来,"法官不得拒绝裁判"已走入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为此,有必要对这一司法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具体而言,"法官不得拒绝裁判"萌芽于公力救济的产生及主流化走向、法院的产生及独立性趋势以及法的产生及信仰化趋向。"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确立于1804年颁行的《法国民法典》第4条,即"法官若以法律无规定、不明了、不完备为借口,而拒绝裁判时,应负拒绝裁判之责,而受到追诉"。该原则的发展体现为:在法国内部经由刑法等法律的颁行以及司法判例的补充,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规则;经由《法国民法典》的传播,或为大陆法系的民事法典所移植,或直接作为常识性、公理性理念体现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经由诉权宪法化和诉权国际人权化的助力,成为世界法治发展的共同目标。
2020年06期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欧阳福生;
我国《商标法》第63条设立了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极少被适用。这种状况源于立法设置的适用条件不合理。完善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需将其功能定位为惩罚、预防和激励三个方面。以三大功能为指引,完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以侵权获利作为基数计算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以"故意"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通过"情节严重"来限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同时应理顺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制度的关系,两种赔偿制度功能不同,相互独立,可以并行适用。
2020年06期 180-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 欧阳福生;
我国《商标法》第63条设立了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极少被适用。这种状况源于立法设置的适用条件不合理。完善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需将其功能定位为惩罚、预防和激励三个方面。以三大功能为指引,完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以侵权获利作为基数计算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以"故意"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通过"情节严重"来限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同时应理顺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制度的关系,两种赔偿制度功能不同,相互独立,可以并行适用。
2020年06期 180-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 张毅;刘魁;
"天命之思"是海德格尔生命哲学思想的一根轴线,追问人的存在和生命意义。死亡作为缘在的天命,要求缘在在"向死而在"中本真显现,这既是缘在的存在方式,也是对生命的存在论阐释。不过,他在运用现象学方法切近生命本质,彰显缘在在"去存在"中生命显现的因缘视界,终结传统形而上学对生命存在遗忘历史的同时,却在对个体命运的过于强调中忽视了社会存在的文化价值;在对共同体天命的推崇中又忽视了隐藏在生命个体中创构性的物质能量,从而将人的自然生命无意中纳入权力的操控和算计中,导致对人生命尊严的遮蔽,其根源仍然是没有彻底摆脱主体性形而上学怪圈。这不仅会导致在理论上使生命伦理不时缺位,而且也会在实践上使生命尊严难以显现。
2020年06期 18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毅;刘魁;
"天命之思"是海德格尔生命哲学思想的一根轴线,追问人的存在和生命意义。死亡作为缘在的天命,要求缘在在"向死而在"中本真显现,这既是缘在的存在方式,也是对生命的存在论阐释。不过,他在运用现象学方法切近生命本质,彰显缘在在"去存在"中生命显现的因缘视界,终结传统形而上学对生命存在遗忘历史的同时,却在对个体命运的过于强调中忽视了社会存在的文化价值;在对共同体天命的推崇中又忽视了隐藏在生命个体中创构性的物质能量,从而将人的自然生命无意中纳入权力的操控和算计中,导致对人生命尊严的遮蔽,其根源仍然是没有彻底摆脱主体性形而上学怪圈。这不仅会导致在理论上使生命伦理不时缺位,而且也会在实践上使生命尊严难以显现。
2020年06期 18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严孟春;
《正德琼台志》是海南现存最早的一部编纂完备的地方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也是后世海南诸地方志编纂的重要参考。唐胄为海南编一部完备的志书,本着诱善惩恶、教化大众的编志宗旨,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编撰出《正德琼台志》一书,为志书写作树立了风范。该书既是一部地方志书,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给后人在地方志编纂方面留下诸多教益。
2020年06期 194-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严孟春;
《正德琼台志》是海南现存最早的一部编纂完备的地方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也是后世海南诸地方志编纂的重要参考。唐胄为海南编一部完备的志书,本着诱善惩恶、教化大众的编志宗旨,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编撰出《正德琼台志》一书,为志书写作树立了风范。该书既是一部地方志书,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给后人在地方志编纂方面留下诸多教益。
2020年06期 194-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吴禹江;
在1921-1927年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是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几乎是当时党的主要工作。宣传工作机构建立经历了从孕育到逐步形成、发展、强化的过程,宣传内容上注重马列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宣传特点上注重健全主体宣传组织、对宣传对象采取分层式宣传方法及注重宣传对象心理以唤起群众的革命意识等。中共在早期宣传工作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宣传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06期 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吴禹江;
在1921-1927年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是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几乎是当时党的主要工作。宣传工作机构建立经历了从孕育到逐步形成、发展、强化的过程,宣传内容上注重马列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宣传特点上注重健全主体宣传组织、对宣传对象采取分层式宣传方法及注重宣传对象心理以唤起群众的革命意识等。中共在早期宣传工作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宣传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06期 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凤启龙;袁健红;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党中央做出了贯彻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重要改革部署。在这些部署中,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公共卫生伦理是公共卫生实践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公共卫生伦理,对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
2020年06期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凤启龙;袁健红;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党中央做出了贯彻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重要改革部署。在这些部署中,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公共卫生伦理是公共卫生实践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公共卫生伦理,对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
2020年06期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姜孝萌;
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创作在题材体裁、艺术价值及风格创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能够充分运用音乐剧这一世界性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音乐剧屈指可数。原创音乐剧《古今流觞》是一部将起源或流传于江苏一带的世界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乐剧的艺术样式进行集中呈现的获奖作品。该剧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内核,在伦理思想特性、创排过程、审美特性传递等方面为音乐剧创作开拓思路,也为中国音乐剧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2020年06期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姜孝萌;
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创作在题材体裁、艺术价值及风格创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能够充分运用音乐剧这一世界性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音乐剧屈指可数。原创音乐剧《古今流觞》是一部将起源或流传于江苏一带的世界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乐剧的艺术样式进行集中呈现的获奖作品。该剧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内核,在伦理思想特性、创排过程、审美特性传递等方面为音乐剧创作开拓思路,也为中国音乐剧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2020年06期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正>~~
2020年06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正>~~
2020年06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正>《学海》的引文出处均采用尾注(文末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载《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7—266页。
2020年06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正>《学海》的引文出处均采用尾注(文末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载《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7—266页。
2020年06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