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一):启蒙反思(笔谈)

主题研讨(二):网络集体行动与治理

  • 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林凌;

    我国网络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宁。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在短期内呈现井喷式爆发的原因: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矛盾通过网络集中爆发;网络技术创新远远超前于网络舆论引导方法创新,增加了网络群体事件管理难度;用传统的舆论引导观念和方法管理网络舆论,激化了网络群体事件。从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看,发生网络群体事件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网络舆论强度、网络舆论恒度和网络舆论发展动力。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网络群体事件,更不会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危机事件。解决网络群体事件主要方法是:政府和传媒依法监控网络舆情,及早发现、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把引发网络群体事件的网络话题变成死火山话题,防止诱发新的网络话题或反复出现类似网络话题;保障网民表达权利。

    2010年05期 No.12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 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林凌;

    我国网络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宁。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在短期内呈现井喷式爆发的原因: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矛盾通过网络集中爆发;网络技术创新远远超前于网络舆论引导方法创新,增加了网络群体事件管理难度;用传统的舆论引导观念和方法管理网络舆论,激化了网络群体事件。从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看,发生网络群体事件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网络舆论强度、网络舆论恒度和网络舆论发展动力。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网络群体事件,更不会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危机事件。解决网络群体事件主要方法是:政府和传媒依法监控网络舆情,及早发现、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把引发网络群体事件的网络话题变成死火山话题,防止诱发新的网络话题或反复出现类似网络话题;保障网民表达权利。

    2010年05期 No.12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 “怨恨”与网络话语暴力的心理机制——以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为例

    邓天颖;王玲玲;

    网络话语暴力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传播问题,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即"怨恨"。本文尝试结合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事件说明"怨恨"心理在网络话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机制。

    2010年05期 No.12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 “怨恨”与网络话语暴力的心理机制——以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为例

    邓天颖;王玲玲;

    网络话语暴力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传播问题,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即"怨恨"。本文尝试结合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事件说明"怨恨"心理在网络话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机制。

    2010年05期 No.12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 记者博客——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延伸

    巢立明;

    今天博客的高度繁荣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发生的新变化,博客的出现推动互联网进入了2.0时代。随着网民博客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张,传统媒介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博客给他们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博客要彻底颠覆和替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不大可能,但是如何积极、科学地应对这种影响已成为当前传统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记者博客对于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0年05期 No.12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记者博客——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延伸

    巢立明;

    今天博客的高度繁荣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发生的新变化,博客的出现推动互联网进入了2.0时代。随着网民博客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张,传统媒介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博客给他们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博客要彻底颠覆和替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不大可能,但是如何积极、科学地应对这种影响已成为当前传统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记者博客对于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0年05期 No.12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主题研讨(三):中国革命的政治分析

  • 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中国革命中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分析

    刘瑜;

    本文试图梳理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人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的心理逻辑。纯粹的理想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为什么参与者对信息采取趋利避害的过滤,纯粹的现实主义视角则忽略了人有为其理性选择赋予意义的天性。本文试图通过援引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理论,来填补理想主义视角和现实主义之间的鸿沟,消除其二元对立。本文认为,缓解认知冲突的心理需求,往往会推动参与者通过自我说服将现实主义动机内化为理想主义信念。

    2010年05期 No.125 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中国革命中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分析

    刘瑜;

    本文试图梳理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人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的心理逻辑。纯粹的理想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为什么参与者对信息采取趋利避害的过滤,纯粹的现实主义视角则忽略了人有为其理性选择赋予意义的天性。本文试图通过援引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理论,来填补理想主义视角和现实主义之间的鸿沟,消除其二元对立。本文认为,缓解认知冲突的心理需求,往往会推动参与者通过自我说服将现实主义动机内化为理想主义信念。

    2010年05期 No.125 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

    王明生;董颖鑫;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诸种方法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为边区政权的存续提供经济支持,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推动。劳模运动还寄托了远大的政治期待,其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其政治追求是平等和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做法是建国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10年05期 No.12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

    王明生;董颖鑫;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诸种方法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为边区政权的存续提供经济支持,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推动。劳模运动还寄托了远大的政治期待,其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其政治追求是平等和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做法是建国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10年05期 No.12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专题论文_哲学研究

  • 作为文字语言的语调

    陈刚;

    本文所谓语调是一种广义的语言之语调。它一方面是语词之音调,语句之声调,言语之论调;另一方面也潜存于语言文字乃至行为语言之中,是文本和行为的主旨和基调。把握作为文字语言的语调关键是理解四个"化",即:抽象化,间接化,内在化,符号化,以及通过这四化把语言、符号、文字、声音和语调完全打通。

    2010年05期 No.125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作为文字语言的语调

    陈刚;

    本文所谓语调是一种广义的语言之语调。它一方面是语词之音调,语句之声调,言语之论调;另一方面也潜存于语言文字乃至行为语言之中,是文本和行为的主旨和基调。把握作为文字语言的语调关键是理解四个"化",即:抽象化,间接化,内在化,符号化,以及通过这四化把语言、符号、文字、声音和语调完全打通。

    2010年05期 No.125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咸卦考

    张再林;

    随着理学的兴盛,中国古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所以阴阳者乃道"的思想取替,与此相应,对"咸"卦解释的历史,亦成为一部对其"祛身化"、"祛性化"的历史,一部对其实施道德"阉割"而使其成为"理学"传声筒的历史,源自"无心之感"的生命的"对话"哲学不可避免地滑入了"执一贼道"的意识的"独白"哲学。惟有重拾大易"咸"卦所蕴含的男女间的身体元语言,我们才能勘破"以理杀人"的后专制社会统治以及今日福柯所谓的"自体看管技术"的内在隐秘,进而重返人的身体、人的生命及其尊严,最终回到由体感而生情、情深而文明这一中华古老文明的主旨上。

    2010年05期 No.125 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咸卦考

    张再林;

    随着理学的兴盛,中国古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所以阴阳者乃道"的思想取替,与此相应,对"咸"卦解释的历史,亦成为一部对其"祛身化"、"祛性化"的历史,一部对其实施道德"阉割"而使其成为"理学"传声筒的历史,源自"无心之感"的生命的"对话"哲学不可避免地滑入了"执一贼道"的意识的"独白"哲学。惟有重拾大易"咸"卦所蕴含的男女间的身体元语言,我们才能勘破"以理杀人"的后专制社会统治以及今日福柯所谓的"自体看管技术"的内在隐秘,进而重返人的身体、人的生命及其尊严,最终回到由体感而生情、情深而文明这一中华古老文明的主旨上。

    2010年05期 No.125 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梁漱溟与杜威的生命哲学

    顾红亮;

    梁漱溟把生命看作杜威教育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核心观念,尝试用"生命哲学"来解读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把杜威解读为"生命哲学家"。这一解读体现梁漱溟构思儒家"生命哲学"的努力。我们大致可以把杜威的"生命哲学"视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儒家哲学的一个思想资源。梁漱溟批评了杜威对中国人的道德生命和生命本性缺乏深入的领会。梁漱溟对杜威"生命哲学"的解读可以看作为儒学与实用主义之间的一种跨文化对话。

    2010年05期 No.125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梁漱溟与杜威的生命哲学

    顾红亮;

    梁漱溟把生命看作杜威教育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核心观念,尝试用"生命哲学"来解读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把杜威解读为"生命哲学家"。这一解读体现梁漱溟构思儒家"生命哲学"的努力。我们大致可以把杜威的"生命哲学"视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儒家哲学的一个思想资源。梁漱溟批评了杜威对中国人的道德生命和生命本性缺乏深入的领会。梁漱溟对杜威"生命哲学"的解读可以看作为儒学与实用主义之间的一种跨文化对话。

    2010年05期 No.125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坛经》中的心的概念

    吴颖;

    心是慧能在《坛经》中论述的核心概念,指现实具体的自心自性;慧能作为中国化的禅师,无论是原始佛教、大乘空宗、有宗还是中土儒、道文化,均对此自心自性有浸淫作用,因而它呈现出丰厚的层次性。慧能对自心自性的发现和提升扩大了信众的范围,却对人本身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破除了人们向外觅佛的迷误和对内在空寂的耽误,却将约束纳入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心中;他要求人们面对真实的世间,在念念不住、念念自净中实现生命的净化和解脱;《坛经》对现代人心灵的净化有莫大的启发。

    2010年05期 No.12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坛经》中的心的概念

    吴颖;

    心是慧能在《坛经》中论述的核心概念,指现实具体的自心自性;慧能作为中国化的禅师,无论是原始佛教、大乘空宗、有宗还是中土儒、道文化,均对此自心自性有浸淫作用,因而它呈现出丰厚的层次性。慧能对自心自性的发现和提升扩大了信众的范围,却对人本身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破除了人们向外觅佛的迷误和对内在空寂的耽误,却将约束纳入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心中;他要求人们面对真实的世间,在念念不住、念念自净中实现生命的净化和解脱;《坛经》对现代人心灵的净化有莫大的启发。

    2010年05期 No.12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专题论文_社会学研究

  • 遵守规范为什么十分困难?——关于规范与失范的理论命题探讨

    朱力;

    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在人们遵守或者违反规范的行为中,可以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原则。本文提出了社会规范的命题: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规范相对剥夺感、规范需求不平衡、规范的社会成本、规范使用价值、规范的标示性、规范奖赏与惩处、规范的榜样效应、规范遵守的非理性等十个命题。还提出了社会失范的命题:图方便、插队、失范感染、失范累加、失范的"晕轮"效应、失范的隐匿空间、"稻草人"规范、适度压力、规范变动、规范替代等十个命题。

    2010年05期 No.12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遵守规范为什么十分困难?——关于规范与失范的理论命题探讨

    朱力;

    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在人们遵守或者违反规范的行为中,可以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原则。本文提出了社会规范的命题: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规范相对剥夺感、规范需求不平衡、规范的社会成本、规范使用价值、规范的标示性、规范奖赏与惩处、规范的榜样效应、规范遵守的非理性等十个命题。还提出了社会失范的命题:图方便、插队、失范感染、失范累加、失范的"晕轮"效应、失范的隐匿空间、"稻草人"规范、适度压力、规范变动、规范替代等十个命题。

    2010年05期 No.12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广告文化的狂欢传统初探

    蒋旭峰;

    本文结合商品发展的历史,梳理了狂欢传统对当代广告文化的影响。并且指出广告作为一种欲望化消费的表现形式,继承和隐涵了新教伦理的神圣仪式性以及狂欢文化传统的非理性特征。

    2010年05期 No.12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广告文化的狂欢传统初探

    蒋旭峰;

    本文结合商品发展的历史,梳理了狂欢传统对当代广告文化的影响。并且指出广告作为一种欲望化消费的表现形式,继承和隐涵了新教伦理的神圣仪式性以及狂欢文化传统的非理性特征。

    2010年05期 No.12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我国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分析

    石屹;

    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这几年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可借鉴的发展建议。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近年来西部地区在我国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下,其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发展格局,其中新疆这个离我国东部最远的西部地区,在互联网的发展上走到了与它相邻的其它西部地区的前面。究其发展原因,笔者认为其变化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就今后如何改变经济不发达地区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发展思路,这是特别有价值、值得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变化。

    2010年05期 No.125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我国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分析

    石屹;

    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这几年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可借鉴的发展建议。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近年来西部地区在我国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下,其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发展格局,其中新疆这个离我国东部最远的西部地区,在互联网的发展上走到了与它相邻的其它西部地区的前面。究其发展原因,笔者认为其变化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就今后如何改变经济不发达地区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发展思路,这是特别有价值、值得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变化。

    2010年05期 No.125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专题论文_新农村建设专题

  • 新农村建设中农地经营机制创新路径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金丽馥;卢学锋;

    建国以来,历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度效应。本文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围绕建国以来江都地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并根据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新要求,结合当前江都市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特点,阐述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重点路径,即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保持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市场,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赋予农民完善的土地经营权能,增强农民土地市场地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切实提升农地经营效益,实现农民土地收益最大化。

    2010年05期 No.12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新农村建设中农地经营机制创新路径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金丽馥;卢学锋;

    建国以来,历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度效应。本文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围绕建国以来江都地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并根据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新要求,结合当前江都市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特点,阐述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重点路径,即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保持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市场,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赋予农民完善的土地经营权能,增强农民土地市场地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切实提升农地经营效益,实现农民土地收益最大化。

    2010年05期 No.12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3 ]
  • 集中居住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基于对苏北W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

    王正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发展动力所在再次成了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苏北W村为个案,从农民集中居住引发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的内源发展动力问题。W村农民集中居住的案例,展现了苏北一个从有名的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的社会变迁过程,诠释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自我解构和建构的能力,揭示了农民集中居住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动力引发作用和过程。

    2010年05期 No.125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 集中居住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基于对苏北W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

    王正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发展动力所在再次成了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苏北W村为个案,从农民集中居住引发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的内源发展动力问题。W村农民集中居住的案例,展现了苏北一个从有名的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的社会变迁过程,诠释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自我解构和建构的能力,揭示了农民集中居住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动力引发作用和过程。

    2010年05期 No.125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专题论文_政治学研究

  • “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思想史脉络中的“reason of state”

    周保巍;

    作为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史的核心概念,"国家理性"与现代早期西方世界的理性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意味着工具理性(国家理性是其重要表现)取代传统的"道德理性"居支配地位。在当代中国学术中,国家理性没有在中文语境下获得恰当的呈现。

    2010年05期 No.125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思想史脉络中的“reason of state”

    周保巍;

    作为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史的核心概念,"国家理性"与现代早期西方世界的理性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意味着工具理性(国家理性是其重要表现)取代传统的"道德理性"居支配地位。在当代中国学术中,国家理性没有在中文语境下获得恰当的呈现。

    2010年05期 No.125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从无支配自由到论辩式民主:佩迪特的共和主义国家观解析

    庞金友;何涛;

    为建构区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佩迪特主张用无支配自由观取代伯林式的无干涉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在将"无支配的干涉"纳入自由的范围的同时,将"无干涉的支配"排除在自由之外,认为国家非专断、非任意的干涉无害于自由,国家应积极作为以消除各种支配性因素的存在,从而改变了国家的"守夜人"形象,确立了积极国家的合理性。佩迪特反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自由并不预设任何政体形式的主张,认为无支配自由与现代民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而论辩式民主就是其中可供选择的制度形式。

    2010年05期 No.12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从无支配自由到论辩式民主:佩迪特的共和主义国家观解析

    庞金友;何涛;

    为建构区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佩迪特主张用无支配自由观取代伯林式的无干涉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在将"无支配的干涉"纳入自由的范围的同时,将"无干涉的支配"排除在自由之外,认为国家非专断、非任意的干涉无害于自由,国家应积极作为以消除各种支配性因素的存在,从而改变了国家的"守夜人"形象,确立了积极国家的合理性。佩迪特反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自由并不预设任何政体形式的主张,认为无支配自由与现代民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而论辩式民主就是其中可供选择的制度形式。

    2010年05期 No.12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公民教育:精英的,还是民主的?——试论理查德·罗蒂与阿兰·布鲁姆之争

    郑维伟;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对任何政治共同体来说,均事关重大。布鲁姆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少数哲学家,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古代伟大的经典,理解蕴藏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迈向由历时性哲人构成的共同体。而罗蒂则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关心时事的公共知识分子,经典是我们可以随时可以拆除的梯子,因为现代人面临的情势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都不同于古代人。公民教育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培养公民对特定共同体认同和忠诚的问题。

    2010年05期 No.125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4 ]
  • 公民教育:精英的,还是民主的?——试论理查德·罗蒂与阿兰·布鲁姆之争

    郑维伟;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对任何政治共同体来说,均事关重大。布鲁姆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少数哲学家,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古代伟大的经典,理解蕴藏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迈向由历时性哲人构成的共同体。而罗蒂则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关心时事的公共知识分子,经典是我们可以随时可以拆除的梯子,因为现代人面临的情势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都不同于古代人。公民教育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培养公民对特定共同体认同和忠诚的问题。

    2010年05期 No.125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多中心体制下的公共预算决策及预算民主

    高静;

    作为公共财政活动的核心环节,公共预算决策应积极顺应多中心体制的客观要求,确立公共性、法治性和硬约束的基本目标,并在程序上依照公共选择原理进行。在中国,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执政党在国家权力格局中的领导地位是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考察当前中国的公共预算改革,注重推进预算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尤其要发挥在公共预算决策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质性控制作用,切实转变立法机构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被动局面,为建设"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寻求突破口。

    2010年05期 No.125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多中心体制下的公共预算决策及预算民主

    高静;

    作为公共财政活动的核心环节,公共预算决策应积极顺应多中心体制的客观要求,确立公共性、法治性和硬约束的基本目标,并在程序上依照公共选择原理进行。在中国,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执政党在国家权力格局中的领导地位是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考察当前中国的公共预算改革,注重推进预算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尤其要发挥在公共预算决策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质性控制作用,切实转变立法机构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被动局面,为建设"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寻求突破口。

    2010年05期 No.125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专题论文_经济学研究

  • 要素短缺条件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思路与模式选择——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经验和启示

    赵华;洪银兴;

    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下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院所企共赢"。常州的实践表明,即便是那些不具备创新要素禀赋优势的城市,政府通过加强"集聚创新要素的整合力度"和"完善创新机制的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的工作,仍然可能通过对科教资源和高技术企业等创新要素的外部引入和内部整合等做法弥补禀赋不利,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形成。

    2010年05期 No.125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3 ]
  • 要素短缺条件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思路与模式选择——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经验和启示

    赵华;洪银兴;

    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下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院所企共赢"。常州的实践表明,即便是那些不具备创新要素禀赋优势的城市,政府通过加强"集聚创新要素的整合力度"和"完善创新机制的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的工作,仍然可能通过对科教资源和高技术企业等创新要素的外部引入和内部整合等做法弥补禀赋不利,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形成。

    2010年05期 No.125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改善

    吴大勤;陈良华;周政;

    在我国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和多元化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尤显重要。本文以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从"资金—行为"的视角来研究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的路径。

    2010年05期 No.125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改善

    吴大勤;陈良华;周政;

    在我国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和多元化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尤显重要。本文以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从"资金—行为"的视角来研究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的路径。

    2010年05期 No.125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6 ]
  •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基于私家车购买者的实证研究

    董伊人;赵曙明;

    以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对消费者反应的实证研究,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不同领域的特性,因而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着差异。本研究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通过对私家车购买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存在差异,结论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活动。

    2010年05期 No.125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基于私家车购买者的实证研究

    董伊人;赵曙明;

    以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对消费者反应的实证研究,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不同领域的特性,因而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着差异。本研究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通过对私家车购买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领域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存在差异,结论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活动。

    2010年05期 No.125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预算透明:理念、动力机制与提升路径

    肖鹏;

    预算透明是良好的财政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财政民主和有效财政监督的生命线。本文从人民主权理论、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理论、治理理论和民主财政理论四个方面剖析了预算透明的理论依据。基于英美等国预算透明演变、公共预算形成的历程,提出预算透明度提升的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并结合中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现状,从法律法规建设、预算信息披露、政府会计改革、财政信息质量四个层次提出提升中国财政预算透明的具体措施。

    2010年05期 No.125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预算透明:理念、动力机制与提升路径

    肖鹏;

    预算透明是良好的财政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财政民主和有效财政监督的生命线。本文从人民主权理论、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理论、治理理论和民主财政理论四个方面剖析了预算透明的理论依据。基于英美等国预算透明演变、公共预算形成的历程,提出预算透明度提升的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并结合中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现状,从法律法规建设、预算信息披露、政府会计改革、财政信息质量四个层次提出提升中国财政预算透明的具体措施。

    2010年05期 No.125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专题论文_历史研究

  • 汉语拼音标调法的历史沿革

    于锦恩;

    《汉语拼音方案》的标调法直接来源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的标调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次设定声调表示法延续了历史习惯;中间不顾客观规律地取消了声调表示法;最后在传统和科研的联合作用下,注音字母的标调法被最终确定并沿用至今。

    2010年05期 No.125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汉语拼音标调法的历史沿革

    于锦恩;

    《汉语拼音方案》的标调法直接来源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的标调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次设定声调表示法延续了历史习惯;中间不顾客观规律地取消了声调表示法;最后在传统和科研的联合作用下,注音字母的标调法被最终确定并沿用至今。

    2010年05期 No.125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论希罗多德的埃及观

    蒋保;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2010年05期 No.125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论希罗多德的埃及观

    蒋保;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2010年05期 No.125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叶建军;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信仰划一、有限宽容和宗教多元化加速实现的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期。其间,英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经历了从信教自由、政治平等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平等的渐进过程,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对象依次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唯一神派、非基督教徒和无神论者。同时,现代英国的宗教多元化存在明显的保守性。

    2010年05期 No.125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叶建军;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信仰划一、有限宽容和宗教多元化加速实现的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期。其间,英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经历了从信教自由、政治平等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平等的渐进过程,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对象依次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唯一神派、非基督教徒和无神论者。同时,现代英国的宗教多元化存在明显的保守性。

    2010年05期 No.125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政制转型与国家税收——1688-1815年的英国

    毕竞悦;

    "不纳税则无代表",将纳税与公民权联系起来,是西方特别是英国政治的基石之一。从1688至1815年,英国的政治改革与税制改革是平行的,最终完善了宪政体制下的税收体制。

    2010年05期 No.125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政制转型与国家税收——1688-1815年的英国

    毕竞悦;

    "不纳税则无代表",将纳税与公民权联系起来,是西方特别是英国政治的基石之一。从1688至1815年,英国的政治改革与税制改革是平行的,最终完善了宪政体制下的税收体制。

    2010年05期 No.125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专题论文_法学研究

  • 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

    杨立新;刘召成;

    自我决定权是权利人针对自己具体人格要素进行自我决定和塑造的权利,其性质是对于具体人格权权能进行抽象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利,以保护权利人的意志人格为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生命、身体、健康和姓名的塑造与决定。对于自我决定权的侵害表现为欺诈、胁迫和未履行告知义务等,侵害自我决定权产生实际损害的,要进行完全赔偿,未产生实际损害的,要对于权利人自我决定机会的丧失进行象征性赔偿。

    2010年05期 No.125 18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6 ]
  • 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

    杨立新;刘召成;

    自我决定权是权利人针对自己具体人格要素进行自我决定和塑造的权利,其性质是对于具体人格权权能进行抽象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利,以保护权利人的意志人格为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生命、身体、健康和姓名的塑造与决定。对于自我决定权的侵害表现为欺诈、胁迫和未履行告知义务等,侵害自我决定权产生实际损害的,要进行完全赔偿,未产生实际损害的,要对于权利人自我决定机会的丧失进行象征性赔偿。

    2010年05期 No.125 18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6 ]
  • 论行政规定的法律渊源属性

    张浪;

    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现行立法规定及对法律渊源的含义和形式理解不一,导致对行政规定是否属于法律渊源界定不清。法及法律渊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性,法不应只局限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法。现代行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立法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行政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法律规则、补充完善法律体系。行政规定的可诉性,应当得到进一步明确。实证研究表明,行政规定主要有创制性、执行性、指导与规划性、内部管理性等性质分类,具有行政法渊源的属性。

    2010年05期 No.125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论行政规定的法律渊源属性

    张浪;

    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现行立法规定及对法律渊源的含义和形式理解不一,导致对行政规定是否属于法律渊源界定不清。法及法律渊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性,法不应只局限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法。现代行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立法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行政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法律规则、补充完善法律体系。行政规定的可诉性,应当得到进一步明确。实证研究表明,行政规定主要有创制性、执行性、指导与规划性、内部管理性等性质分类,具有行政法渊源的属性。

    2010年05期 No.125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论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

    司徒苏蓉;

    行政许可是政府干预经济、管理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现代国家公共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需要探寻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权利与权力的合理调适;二是政府职权责任与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机发挥;三是公共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保障的协调兼顾。

    2010年05期 No.125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论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

    司徒苏蓉;

    行政许可是政府干预经济、管理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现代国家公共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需要探寻行政许可的合理定位,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权利与权力的合理调适;二是政府职权责任与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机发挥;三是公共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保障的协调兼顾。

    2010年05期 No.125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多元化主体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治理

    刘雪凤;

    本文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传统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应迈向知识产权治理模式,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互动合作的良性机制。

    2010年05期 No.125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多元化主体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治理

    刘雪凤;

    本文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传统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应迈向知识产权治理模式,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互动合作的良性机制。

    2010年05期 No.125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专题论文_高等教育研究

  • 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健;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方法、手段和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依托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0年05期 No.125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健;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方法、手段和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依托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0年05期 No.125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丁静;

    时尚文化以其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等特征易被"90后"大学生接受,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强的渗透力。但由于时尚文化成分复杂、良莠并存,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导致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评价审美化。高校要合理引导"90后"大学生的时尚观,使他们在时尚文化中净化心灵、领悟崇高、升华认识,真正树立起高尚的价值观。

    2010年05期 No.125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丁静;

    时尚文化以其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等特征易被"90后"大学生接受,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强的渗透力。但由于时尚文化成分复杂、良莠并存,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导致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评价审美化。高校要合理引导"90后"大学生的时尚观,使他们在时尚文化中净化心灵、领悟崇高、升华认识,真正树立起高尚的价值观。

    2010年05期 No.125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书院教育的当代回归

    黄燕;

    2010年7月13-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伴随书院教育逐步复苏,高等教育领域人文教育缺乏、学生事务僵化等若干缺失引人注目。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学重视人文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强调开放教学等长处,推动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有机融合,是21世纪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2010年05期 No.125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书院教育的当代回归

    黄燕;

    2010年7月13-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伴随书院教育逐步复苏,高等教育领域人文教育缺乏、学生事务僵化等若干缺失引人注目。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学重视人文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强调开放教学等长处,推动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有机融合,是21世纪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2010年05期 No.125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