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建国2000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沈建国2000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5 ]
- 田佑中,薛春松
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 ,包括由党的领导集体、专家和人民群众构成的评价主体系统 ,以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三者为依据的评价标准系统及由四种具体方法组成的评价方式系统
2000年05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田佑中,薛春松
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 ,包括由党的领导集体、专家和人民群众构成的评价主体系统 ,以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三者为依据的评价标准系统及由四种具体方法组成的评价方式系统
2000年05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王战英
为解放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策略和原则、方法 ,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形成了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并对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作了可贵的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性质、任务、范围、构成及具体政策都作了新的、科学的界定 ,使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更加完善。在世纪之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巨变的关键时刻 ,江泽民对中国的统一战线进行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2000年05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王战英
为解放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策略和原则、方法 ,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形成了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并对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作了可贵的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性质、任务、范围、构成及具体政策都作了新的、科学的界定 ,使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更加完善。在世纪之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巨变的关键时刻 ,江泽民对中国的统一战线进行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2000年05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刘放桐2000年05期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刘放桐2000年05期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李明华2000年05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李明华2000年05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杨俊一
进入 2 1世纪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渐进的 (和平与发展 )”而不是“冲突的 (战争与革命 )”历史轨道。以此为根据 ,本文通过对实践模式结构方式的阐释 ,论述了以知识经济为坐标的社会发展的历时形态。其目的是为新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社会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2000年05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杨俊一
进入 2 1世纪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渐进的 (和平与发展 )”而不是“冲突的 (战争与革命 )”历史轨道。以此为根据 ,本文通过对实践模式结构方式的阐释 ,论述了以知识经济为坐标的社会发展的历时形态。其目的是为新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社会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2000年05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高兆明
社会伦理是以社会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以人的自由为目的的关于社会自由及其实现条件的社会公正的理论。社会伦理是与个体道德相对应的范畴 ,凸显的是伦理道德的客观性方面。社会伦理还是一种研究的方法 ,强调以客观的态度研究社会伦理道德现象
2000年05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高兆明
社会伦理是以社会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以人的自由为目的的关于社会自由及其实现条件的社会公正的理论。社会伦理是与个体道德相对应的范畴 ,凸显的是伦理道德的客观性方面。社会伦理还是一种研究的方法 ,强调以客观的态度研究社会伦理道德现象
2000年05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郝峰
马克思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历史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他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概念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 ,人类学的自然是从人本学的角度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 ,而历史的自然则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历史与自然的统一关系的概括
2000年05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郝峰
马克思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历史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他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概念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 ,人类学的自然是从人本学的角度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 ,而历史的自然则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历史与自然的统一关系的概括
2000年05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周建华2000年05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周建华2000年05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成鸣2000年05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成鸣2000年05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周建平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通过对无为的阐释 ,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真纯质朴的人生境界。本文通过对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道”、“无为”的考察和分析 ,说明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文认为 ,老子哲学对宇宙本原的揭示 ,其目的是为现实人生提供规范和参照。老子对于无为和混沌质朴世界的推扬 ,是一种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处的和谐生存智慧。对我们今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0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周建平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通过对无为的阐释 ,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真纯质朴的人生境界。本文通过对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道”、“无为”的考察和分析 ,说明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文认为 ,老子哲学对宇宙本原的揭示 ,其目的是为现实人生提供规范和参照。老子对于无为和混沌质朴世界的推扬 ,是一种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处的和谐生存智慧。对我们今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0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钟甫宁,朱晶2000年05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钟甫宁,朱晶2000年05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刘志彪2000年05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刘志彪2000年05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李涛
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注意力经济理论”认为 ,在注意力经济这样一种“新经济”形态中 ,传统经济理论已经失去了价值。本文认为 ,“注意力经济”未否定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 ,未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 ,也未改变传统经济理论基本使命的定位等 ;恰恰相反 ,它为传统经济理论的回归提供了客观经济条件方面的支撑
2000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李涛
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注意力经济理论”认为 ,在注意力经济这样一种“新经济”形态中 ,传统经济理论已经失去了价值。本文认为 ,“注意力经济”未否定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 ,未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 ,也未改变传统经济理论基本使命的定位等 ;恰恰相反 ,它为传统经济理论的回归提供了客观经济条件方面的支撑
2000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吴坚
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是人力资源。面对已现端倪的知识经济 ,怎样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是一个带有时代意义的现实课题。本文在系统阐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论述了开发人力资源的意义以及手段 ,探讨了应对知识经济如何变革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效益模式和分配模式 ,整体性开发人力资源等问题
2000年05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吴坚
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是人力资源。面对已现端倪的知识经济 ,怎样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是一个带有时代意义的现实课题。本文在系统阐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论述了开发人力资源的意义以及手段 ,探讨了应对知识经济如何变革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效益模式和分配模式 ,整体性开发人力资源等问题
2000年05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陈京民
人力资源价值在现代企业 ,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人力资源价值的正确评估是现代经济 ,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正确评估人力资源价值就需要正确对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因素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特点 ,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假设和原则 ,使用正确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并考虑人力资源的绩效、使用环境、价值构成变化、使用期限和人力资源效能发挥等问题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影响
2000年05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陈京民
人力资源价值在现代企业 ,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人力资源价值的正确评估是现代经济 ,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正确评估人力资源价值就需要正确对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因素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特点 ,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假设和原则 ,使用正确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并考虑人力资源的绩效、使用环境、价值构成变化、使用期限和人力资源效能发挥等问题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影响
2000年05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包明宝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关于基金业绩评价的一般指标 ,接着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以此为手段 ,对目前深沪二市的 8家新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作出实证性分析
2000年05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包明宝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关于基金业绩评价的一般指标 ,接着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以此为手段 ,对目前深沪二市的 8家新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作出实证性分析
2000年05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张新华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其表现为生产力发展需要私营经济、市场经济呼唤私营经济和现代经济结构内含私营经济 ;分析了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雇佣劳动、家庭管理、不正当竞争、发展制约因素等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2000年05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新华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其表现为生产力发展需要私营经济、市场经济呼唤私营经济和现代经济结构内含私营经济 ;分析了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雇佣劳动、家庭管理、不正当竞争、发展制约因素等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2000年05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超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它指主要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的过程。本文在此概念框架下提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对策思路
2000年05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 张超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它指主要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的过程。本文在此概念框架下提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对策思路
2000年05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26 ] - 苏春海,王华
可持续发展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东西方文化社会发展差异对比 ,分析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 ,给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造成负面效应 ,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协调到危机冲突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社会的可承受性。提出用东方古老哲理思想整合西方文明所带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弊端 ,走“天人合一”、“东西合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0年05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苏春海,王华
可持续发展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东西方文化社会发展差异对比 ,分析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 ,给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造成负面效应 ,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协调到危机冲突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社会的可承受性。提出用东方古老哲理思想整合西方文明所带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弊端 ,走“天人合一”、“东西合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0年05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范旭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复杂 ,既有一般性因素 ,更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特有因素的深入分析 ,指出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的非市场化倾向是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 ,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又加大了风险 ,因此 ,只有消除这种非市场化倾向 ,健全相关法律机制 ,才能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2000年05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范旭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复杂 ,既有一般性因素 ,更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特有因素的深入分析 ,指出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的非市场化倾向是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 ,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又加大了风险 ,因此 ,只有消除这种非市场化倾向 ,健全相关法律机制 ,才能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2000年05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布成良
东方专制主义 ,西方民主主义 ,这是我们过去长期接受的有关历史知识的“共识”。但是 ,翻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画卷 ,不难发现 ,民主无疑是中国人普遍尊崇的政治价值 ,并成为近 4 0 0年来中国近 (现 )代化进程的主旋律。当然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历史条件各异 ,中国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与西方不尽相同。因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只能在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通过改革 ,汲取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建构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民主
2000年05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布成良
东方专制主义 ,西方民主主义 ,这是我们过去长期接受的有关历史知识的“共识”。但是 ,翻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画卷 ,不难发现 ,民主无疑是中国人普遍尊崇的政治价值 ,并成为近 4 0 0年来中国近 (现 )代化进程的主旋律。当然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历史条件各异 ,中国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与西方不尽相同。因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只能在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通过改革 ,汲取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建构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民主
2000年05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葛树义2000年05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葛树义2000年05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刘彩虹2000年05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刘彩虹2000年05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梅良勇,张方玉
《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 ,论及其他家庭伦理。其伦理思想始于家庭 ,由亲及疏 ,由内而外扩展到整个社会 ,体现出层次性、泛化性。《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与政治制度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0年05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 梅良勇,张方玉
《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 ,论及其他家庭伦理。其伦理思想始于家庭 ,由亲及疏 ,由内而外扩展到整个社会 ,体现出层次性、泛化性。《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与政治制度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0年05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 焦富民
归责原则是确定当事人合同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也是贯穿于整个现代合同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驭作用的指导思想。新《合同法》在分析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的立法经验和成功的判例学说 ,采用了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双重归责原则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合同责任制度
2000年05期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焦富民
归责原则是确定当事人合同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也是贯穿于整个现代合同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驭作用的指导思想。新《合同法》在分析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的立法经验和成功的判例学说 ,采用了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双重归责原则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合同责任制度
2000年05期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蒋秋明
本文通过对政党法律属性的分析 ,认为政党属于政治性社团组织 ,政党领导权 (执政权 )本质上是一种合法性意义上的领导权威 ,而非强制性权力。中国的法治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作用 ,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克服德治观念的影响 ,理顺党政关系 ,以制度化保障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000年05期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蒋秋明
本文通过对政党法律属性的分析 ,认为政党属于政治性社团组织 ,政党领导权 (执政权 )本质上是一种合法性意义上的领导权威 ,而非强制性权力。中国的法治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作用 ,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克服德治观念的影响 ,理顺党政关系 ,以制度化保障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000年05期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周国平
实现依法治国 ,当前仍然面临认识不到位的现实课题。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 ,从涉及依法治国的三个基本关系 ,即人治与法治 ,“民权”与“治权” ,治国与治党的关系入手 ,深入剖析依法治国 ,探讨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这将是一个从“人法共治”走向依法治国 ,从“官治”与“民治”不相协调走向珠联壁合 ,从实际存在的“以党治国”走向依法治国的渐进过程
2000年05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周国平
实现依法治国 ,当前仍然面临认识不到位的现实课题。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 ,从涉及依法治国的三个基本关系 ,即人治与法治 ,“民权”与“治权” ,治国与治党的关系入手 ,深入剖析依法治国 ,探讨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这将是一个从“人法共治”走向依法治国 ,从“官治”与“民治”不相协调走向珠联壁合 ,从实际存在的“以党治国”走向依法治国的渐进过程
2000年05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郭华清
1918年底 ,章士钊提出新旧杂糅调和论 (文化调和论 )跟新文化运动论战。他认为 ,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割断了事物发展的新旧历史联系 ,根本违背了新旧杂糅调和规律 ,由此全盘抛出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理论。本文分析了章士钊文化保守主义理论调和论及其具体表现 ,并作了简要评析
2000年05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郭华清
1918年底 ,章士钊提出新旧杂糅调和论 (文化调和论 )跟新文化运动论战。他认为 ,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割断了事物发展的新旧历史联系 ,根本违背了新旧杂糅调和规律 ,由此全盘抛出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理论。本文分析了章士钊文化保守主义理论调和论及其具体表现 ,并作了简要评析
2000年05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李绮
晚清教育改革经历了洋务教育、维新教育和新政教育三个阶段 ,在当时的各项社会改革中教育改革不仅成效显著 ,而且颇具特色。洋务教育改革从 19世纪 60到 90年代 ,以引进新式学堂、首倡留学教育、要求变革科举作为改变传统教育的突破口 ,开始了前后长达三十年的缓步前进。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维新派注意到了影响政治变革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民族素质问题 ,正式发动了对传统教育思想与制度的冲击 ,全面探索了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方法。从 190 1年到1911年清季最后十年 ,新政教育改革取得全面进展 ,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定了近代化的教育体制。本文主要对晚清教育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历史特点进行综述和评价
2000年05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 李绮
晚清教育改革经历了洋务教育、维新教育和新政教育三个阶段 ,在当时的各项社会改革中教育改革不仅成效显著 ,而且颇具特色。洋务教育改革从 19世纪 60到 90年代 ,以引进新式学堂、首倡留学教育、要求变革科举作为改变传统教育的突破口 ,开始了前后长达三十年的缓步前进。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维新派注意到了影响政治变革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民族素质问题 ,正式发动了对传统教育思想与制度的冲击 ,全面探索了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方法。从 190 1年到1911年清季最后十年 ,新政教育改革取得全面进展 ,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定了近代化的教育体制。本文主要对晚清教育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历史特点进行综述和评价
2000年05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 吴燕
本文从社会因素和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两方面探讨了新新闻主义产生的条件。2 0世纪 60年代 ,美国社会思想开始转型 ,从而成为新新闻主义文学的策动力。而动荡的社会现实 ,又为新新闻主义提供了全息性的文学内容。同时 ,求真求实的美学思潮又为新新闻主义提供了生产主体 ,也为其生产了接受主体。新新闻主义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阶段 ,既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 ,又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学个性。它的出现也经历了—个漫长的酝酿过程
2000年05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吴燕
本文从社会因素和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两方面探讨了新新闻主义产生的条件。2 0世纪 60年代 ,美国社会思想开始转型 ,从而成为新新闻主义文学的策动力。而动荡的社会现实 ,又为新新闻主义提供了全息性的文学内容。同时 ,求真求实的美学思潮又为新新闻主义提供了生产主体 ,也为其生产了接受主体。新新闻主义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阶段 ,既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 ,又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学个性。它的出现也经历了—个漫长的酝酿过程
2000年05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张婷婷
本文将 2 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文艺学置于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时代巨变中 ,审视和剖析它所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历程。认为 :新时期的中国文论处于旧的文论范式将破未破、新的文论范式将立未立的新旧交替状态中。从一元文化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宏大叙事 ,到社会经济政治转型中文论话语的多元并峙 ,以至市场经济及全球化过程出现后 ,意识形态重新整合所带来的文论话语多元对话 ,中国新时期文论经历了一个由超离政治话语束缚、走向理论之本位常态 ,而最终又在新的多元综合的时代重建其意识形态意义的过程
2000年05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张婷婷
本文将 2 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文艺学置于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时代巨变中 ,审视和剖析它所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历程。认为 :新时期的中国文论处于旧的文论范式将破未破、新的文论范式将立未立的新旧交替状态中。从一元文化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宏大叙事 ,到社会经济政治转型中文论话语的多元并峙 ,以至市场经济及全球化过程出现后 ,意识形态重新整合所带来的文论话语多元对话 ,中国新时期文论经历了一个由超离政治话语束缚、走向理论之本位常态 ,而最终又在新的多元综合的时代重建其意识形态意义的过程
2000年05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鲍志强2000年05期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鲍志强2000年05期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王太高
抵押权是担保制度的重要内客。从形式上来看 ,我国现行《担保法》虽然规定了协议抵押、再抵押和共同抵押 ,但与之相对应的法定抵押、重复抵押和企业抵押《担保法》却未作规定或明确加以否定 ,这种状况不仅与市场经济国家担保立法的惯例不符 ,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抵押权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作用的发挥。因此 ,我国担保立法亟需在形式上加以完善
2000年05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王太高
抵押权是担保制度的重要内客。从形式上来看 ,我国现行《担保法》虽然规定了协议抵押、再抵押和共同抵押 ,但与之相对应的法定抵押、重复抵押和企业抵押《担保法》却未作规定或明确加以否定 ,这种状况不仅与市场经济国家担保立法的惯例不符 ,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抵押权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作用的发挥。因此 ,我国担保立法亟需在形式上加以完善
2000年05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马士斌
中国高等学校正迎来激烈竞争的时代。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很多 ,人的因素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它体现在一所高校员工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激情、合作与竞争等七个方面。习惯于政府呵护的中国高校 ,回应竞争 ,在竞争中生存并最终得以发展 ,必须分步骤地重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从而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000年05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60 ] - 马士斌
中国高等学校正迎来激烈竞争的时代。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很多 ,人的因素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它体现在一所高校员工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激情、合作与竞争等七个方面。习惯于政府呵护的中国高校 ,回应竞争 ,在竞争中生存并最终得以发展 ,必须分步骤地重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从而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000年05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0 ] - 曾晓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教育深化现象在我国已经出现。教育深化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它同时也会带来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教育深化生成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来寻求抵减教育深化负面效应的对策
2000年05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曾晓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教育深化现象在我国已经出现。教育深化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它同时也会带来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教育深化生成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来寻求抵减教育深化负面效应的对策
2000年05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刘德仿
持续地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首要目标 ,而质量文化建设则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文化基础。本文研究高校质量文化的结构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对高校质量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对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0年05期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刘德仿
持续地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首要目标 ,而质量文化建设则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文化基础。本文研究高校质量文化的结构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对高校质量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对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0年05期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 王兆浚,李文彬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要贯彻创新教育的方针 ,即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 ,文章在分析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种种弊端的基础上 ,提出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旨在加强创新教育的改进措施 :推进素质教育 ;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 ;改革现行的教材和课程体系 ;造就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等
2000年05期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王兆浚,李文彬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要贯彻创新教育的方针 ,即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 ,文章在分析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种种弊端的基础上 ,提出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旨在加强创新教育的改进措施 :推进素质教育 ;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 ;改革现行的教材和课程体系 ;造就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等
2000年05期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王志军2000年05期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王志军2000年05期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卫,骆耀林
本文运用社会学、行政监察学的理论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纪检监察监督机制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作者指出这一机制有着全过程性、专业性、多元性、时效性和效益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从其特点出发 ,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纪检监察监督机制的有效方法
2000年05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卫,骆耀林
本文运用社会学、行政监察学的理论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纪检监察监督机制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作者指出这一机制有着全过程性、专业性、多元性、时效性和效益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从其特点出发 ,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纪检监察监督机制的有效方法
2000年05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马荣惠,徐松林
加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是我国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 ,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在目前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为保障工程质量 ,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纪检监察机关 ,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
2000年05期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马荣惠,徐松林
加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是我国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 ,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在目前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为保障工程质量 ,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纪检监察机关 ,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
2000年05期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郭艳君2000年05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郭艳君2000年05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包宗顺2000年05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包宗顺2000年05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叶南客2000年05期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叶南客2000年05期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王月清2000年05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王月清2000年05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王旭波2000年05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王旭波2000年05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