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同良;魏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以独特的“中国式创新”崛起,成为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成功典范。本文在回溯中国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刻画了中国式创新的基本内涵及其优势,凝练出多种中国式创新的模式:大国超大市场牵引自主创新模式、新型举国体制激发突破性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高技术模式、全产业链赶超模式、数字时代的互联式创新模式,并明确提出了未来中国式创新的实践方向与理论进路。中国式创新既是对中国特色创新道路取得辉煌成就的经验概括与总结,更是以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新发展道路的有力引擎。
2024年01期 No.205 5-1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韩庆祥;楼俊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悟贯彻这一思想,需要明确“两个结合”的时代意义。“两个结合”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面对按照“线性道路、单数文明、民族优越、为我人性、社会进化、‘普世价值’、理性尺度、开化使命、美丽神话、唯一哲学”逻辑建构起来的“西方中心论”,“两个结合”力求从哲学维度、历史维度、关系维度、空间维度冲破这一理论体系,走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框架,继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此,“两个结合”通过“意义彰显、‘两脉’生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明体达用、新的文化使命”的递进环节,实际发挥着确立并巩固我国文化主体性和文化领导权的使命价值。
2024年01期 No.205 19-26+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2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赵德昊;周光辉;
中华民族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化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形成根植于自身长期以来的观念与实践,成形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救亡图强的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大一统观承受了王朝更迭、外来文化冲击和各民族融合引发的变革,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发展状态的重要文化和心理纽带。近代以来,由传统大一统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不可避免,以“天下大一统”为理想愿景的大一统观也经现代观念的重构,转变为追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代统一性理念。从大一统观念下的自在共同体转化为统一性观念下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天下一统的文化愿景被重构为多元一体的身份意识,向内凝聚的政治结构被重构为集中领导的团结意识,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哲学被重构为文明发展的历史意识。以现代统一性观念为基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使中国能够在维系统一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4年01期 No.205 27-38+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2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