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研究

    王纪臣;尚庆飞;

    长期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身发展壮大,有效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避免重蹈苏东垮台的覆辙,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长期执政条件下不仅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而且也能实现自我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先进政党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动力,党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优良传统与机制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因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要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就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活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创新党内民主监督的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从而加强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2018年05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3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 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研究

    王纪臣;尚庆飞;

    长期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身发展壮大,有效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避免重蹈苏东垮台的覆辙,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长期执政条件下不仅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而且也能实现自我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先进政党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动力,党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优良传统与机制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因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要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就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活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创新党内民主监督的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从而加强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2018年05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3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主题研讨(一):西方社会理论

  • 个体的制造、操练与治理:霍布斯的认识论教导及其个体意义

    张国旺;

    人性理论、自然法学说和契约建国方案构成了霍布斯论述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关键环节。以往研究多从理论逻辑探讨其实质意义,本文试图从认识论教导的角度,将霍布斯的论述看作是其对读者与世人的认识论教导。这带来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人性理论作为认识论教导的根本是对新个体的制造;二是自然法作为认识论教导的作用是完成对自然人性的和平倾向的操练,以及对建立利维坦的预先期待;三是契约建国的本质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国家之间达成一种永远有待完成的信约。同时,它们在整体上也构成了对新君主的认识论教导,新君主是国家这架机器的操作者,而法律是其最重要的操作方式。

    2018年05期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个体的制造、操练与治理:霍布斯的认识论教导及其个体意义

    张国旺;

    人性理论、自然法学说和契约建国方案构成了霍布斯论述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关键环节。以往研究多从理论逻辑探讨其实质意义,本文试图从认识论教导的角度,将霍布斯的论述看作是其对读者与世人的认识论教导。这带来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人性理论作为认识论教导的根本是对新个体的制造;二是自然法作为认识论教导的作用是完成对自然人性的和平倾向的操练,以及对建立利维坦的预先期待;三是契约建国的本质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国家之间达成一种永远有待完成的信约。同时,它们在整体上也构成了对新君主的认识论教导,新君主是国家这架机器的操作者,而法律是其最重要的操作方式。

    2018年05期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驯化资本:《国富论》与重商时代的主权论

    康子兴;

    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看到,重商主义政策体系正推动着英帝国走向深重的危机:殖民地既不能提供保卫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提供维持帝国民政的收入,反而增加了母国的防卫负担;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帝国分崩在即,严重依赖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变得极其脆弱;不列颠沦落为"商人之国",商人阶层垄断贸易,对平民大众多有压迫与剥削。在重商主义政策体系下,法律变得暴戾,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惨遭倾覆。危机的症结在于:商人欺骗、侵夺了主权,绑架了国家,使法律只体现商人阶层意志。《国富论》致力于传授重商主义时代的主权理论: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以此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主权者必须对商人的"独占精神"有所警惕,不受其蛊惑,使经济政策合于社会的自然机理,体现国家的公共意志。

    2018年05期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驯化资本:《国富论》与重商时代的主权论

    康子兴;

    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看到,重商主义政策体系正推动着英帝国走向深重的危机:殖民地既不能提供保卫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提供维持帝国民政的收入,反而增加了母国的防卫负担;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帝国分崩在即,严重依赖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变得极其脆弱;不列颠沦落为"商人之国",商人阶层垄断贸易,对平民大众多有压迫与剥削。在重商主义政策体系下,法律变得暴戾,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惨遭倾覆。危机的症结在于:商人欺骗、侵夺了主权,绑架了国家,使法律只体现商人阶层意志。《国富论》致力于传授重商主义时代的主权理论: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以此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主权者必须对商人的"独占精神"有所警惕,不受其蛊惑,使经济政策合于社会的自然机理,体现国家的公共意志。

    2018年05期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从暗面到亮面:反身性的再转向及其效果

    肖瑛;韩倩;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学术脉络之中,潜伏着"反思"引导和控制"自反"的维度。2000年前后,英国社会理论家阿切尔推动的"反身性的再转向",接续和彰显了米德这一传统,让现代性的亮面得以光大。暗面和亮面的分化,折射出当代人类矛盾的生存境况:一方面风险社会并非耸人听闻,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积极施动者"。"一般化他人""社会理性"和"团体能动性"的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反思和自反相结合并让现代性的亮面照进现代性的暗面,提供了可能。

    2018年05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从暗面到亮面:反身性的再转向及其效果

    肖瑛;韩倩;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学术脉络之中,潜伏着"反思"引导和控制"自反"的维度。2000年前后,英国社会理论家阿切尔推动的"反身性的再转向",接续和彰显了米德这一传统,让现代性的亮面得以光大。暗面和亮面的分化,折射出当代人类矛盾的生存境况:一方面风险社会并非耸人听闻,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积极施动者"。"一般化他人""社会理性"和"团体能动性"的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反思和自反相结合并让现代性的亮面照进现代性的暗面,提供了可能。

    2018年05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主题研讨(二):中国社会理论

  • 自我与启蒙: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

    成伯清;

    18世纪的欧洲哲人视孔子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而20世纪的中国启蒙者则要打倒孔家店。孰是孰非?或者一般而言,儒家与启蒙的关系到底如何?按照康德的说法,启蒙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根据福柯的观点,启蒙则是一种不断追求超越和逾越界限的态度,包括变为不同的自我。在启蒙理念演变的背后,其实是伦理自我转向了审美自我。不同于西方的自我图式,儒家自我带有焦点-区域的特性,且自强不息,可依情境而变。20世纪初,面对国家危机,儒家精神继承者舍身毁家而救国,以特定的启蒙方式谋求民族独立。进入21世纪,面对意义体系重塑的契机,儒家自我应继续启蒙,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顿于现代理念和文明秩序之中,实现儒家精神的再次转化。

    2018年05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自我与启蒙: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

    成伯清;

    18世纪的欧洲哲人视孔子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而20世纪的中国启蒙者则要打倒孔家店。孰是孰非?或者一般而言,儒家与启蒙的关系到底如何?按照康德的说法,启蒙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根据福柯的观点,启蒙则是一种不断追求超越和逾越界限的态度,包括变为不同的自我。在启蒙理念演变的背后,其实是伦理自我转向了审美自我。不同于西方的自我图式,儒家自我带有焦点-区域的特性,且自强不息,可依情境而变。20世纪初,面对国家危机,儒家精神继承者舍身毁家而救国,以特定的启蒙方式谋求民族独立。进入21世纪,面对意义体系重塑的契机,儒家自我应继续启蒙,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顿于现代理念和文明秩序之中,实现儒家精神的再次转化。

    2018年05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民本主义”之输入与意涵之回归

    闾小波;

    民本、民本思想、民本主义等概念,在当下中国政治话语中相当流行。其实,在中国古籍中稀见作为名词的"民本"。1916年前后,"民本主义"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在日本知识界颇为流行,意为Democracy的日语译名之一。1917年,"民本主义"作为一个日语借词由李大钊等人输入中国,成了Democracy的汉译名词之一。1919年该词的用法受到陈独秀的质疑。1922年梁启超将民本主义拉回到中国语境并做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其后的20余年里,民本主义在汉语界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Democracy的汉译名词;二是特指民视民听,民贵君轻的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本主义与Democracy日渐疏离,逐渐回归儒家政治学说已成定势。

    2018年05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民本主义”之输入与意涵之回归

    闾小波;

    民本、民本思想、民本主义等概念,在当下中国政治话语中相当流行。其实,在中国古籍中稀见作为名词的"民本"。1916年前后,"民本主义"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在日本知识界颇为流行,意为Democracy的日语译名之一。1917年,"民本主义"作为一个日语借词由李大钊等人输入中国,成了Democracy的汉译名词之一。1919年该词的用法受到陈独秀的质疑。1922年梁启超将民本主义拉回到中国语境并做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其后的20余年里,民本主义在汉语界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Democracy的汉译名词;二是特指民视民听,民贵君轻的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本主义与Democracy日渐疏离,逐渐回归儒家政治学说已成定势。

    2018年05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人的科学:潘光旦的科学观

    杭苏红;

    潘光旦提倡的"人的科学",既是对西方自然科学过于重视知识与技术、忽视对于人生价值的反思,也是对五四运动以来唯科学主义思潮、"科玄论战"的回应。在潘光旦看来,科学是一门学问而非技术,强调理性与客观事实。只有用这样的科学研究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人,了解并合理地解决人的心理与情感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潘光旦对于优生学与性科学的研究,正是他试图推动"人的科学"的努力。这一努力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被整合进他的"新人文思想"理论体系中,这既接续了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又借鉴了西方生物学理论中重视"人"的文明资源,并在根本上构成了潘光旦反思现代科学发展、重塑科学与人文互动的重要成果。

    2018年05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人的科学:潘光旦的科学观

    杭苏红;

    潘光旦提倡的"人的科学",既是对西方自然科学过于重视知识与技术、忽视对于人生价值的反思,也是对五四运动以来唯科学主义思潮、"科玄论战"的回应。在潘光旦看来,科学是一门学问而非技术,强调理性与客观事实。只有用这样的科学研究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人,了解并合理地解决人的心理与情感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潘光旦对于优生学与性科学的研究,正是他试图推动"人的科学"的努力。这一努力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被整合进他的"新人文思想"理论体系中,这既接续了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又借鉴了西方生物学理论中重视"人"的文明资源,并在根本上构成了潘光旦反思现代科学发展、重塑科学与人文互动的重要成果。

    2018年05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主题研讨(三):政策的变迁与扩散

  • 信任、合作与政策变迁:一个实现政策终结的逻辑阐释

    曲纵翔;

    社会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现实背景下,公共政策体系对流动性与开放性的需求随之日益显著。由此,政策终结作为政策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其能否呈现稳定有序的态势决定着政策体系循环与更新的时效性。在梳理政策变迁、合作以及信任等概念关系基础上,逐步展现了实现政策终结的逻辑进路。研究指出,当前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下,主体间的充分信任才能建构稳固的合作基础。同时,合作将是进一步推动政策变迁的关键,而政策终结将伴随政策变迁的过程顺利实现。

    2018年05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信任、合作与政策变迁:一个实现政策终结的逻辑阐释

    曲纵翔;

    社会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现实背景下,公共政策体系对流动性与开放性的需求随之日益显著。由此,政策终结作为政策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其能否呈现稳定有序的态势决定着政策体系循环与更新的时效性。在梳理政策变迁、合作以及信任等概念关系基础上,逐步展现了实现政策终结的逻辑进路。研究指出,当前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下,主体间的充分信任才能建构稳固的合作基础。同时,合作将是进一步推动政策变迁的关键,而政策终结将伴随政策变迁的过程顺利实现。

    2018年05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政策网络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机制: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个案研究

    赵德余;沈磊;

    通过网络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回应"为什么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不同的效率特征"这样一类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学术问题。其关键的答案在于,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良性循环反馈机制,或者说系统动力学因果机制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网络行为及其绩效差异。绿一健康自管小组与上海市长宁区爱卫办、居委会、家庭医生、社区文娱团队之间存在的互惠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循环反馈机制加以解释。本文的个案研究为政策网络分析探寻了一条新的解释其政策绩效的微观行为基础的途径,即探究网络结构中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2018年05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政策网络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机制: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个案研究

    赵德余;沈磊;

    通过网络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回应"为什么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不同的效率特征"这样一类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学术问题。其关键的答案在于,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良性循环反馈机制,或者说系统动力学因果机制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网络行为及其绩效差异。绿一健康自管小组与上海市长宁区爱卫办、居委会、家庭医生、社区文娱团队之间存在的互惠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循环反馈机制加以解释。本文的个案研究为政策网络分析探寻了一条新的解释其政策绩效的微观行为基础的途径,即探究网络结构中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2018年05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中美公共政策扩散路径的比较分析

    杨宏山;李娉;

    公共政策扩散研究关注于扩散的触发机制、路径和基本规律,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领域。中美两国政策扩散具有共性特征,可清晰地识别出学习、竞争、强制、模仿四种共性的触发机制。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政策扩散的横向互动更为活跃,受选举周期的影响较为显著,联邦政府发挥的作用更为间接。比较而言,在中国政策创新的扩散过程中,中央政府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并通过试点推广、吸纳推广、强制推行、官员异地交流等途径,加快推进政策创新的扩散。中国府际关系的制度安排可抑制地方利益对政策扩散的阻碍,但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学习能力和策略性行为。

    2018年05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2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 中美公共政策扩散路径的比较分析

    杨宏山;李娉;

    公共政策扩散研究关注于扩散的触发机制、路径和基本规律,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领域。中美两国政策扩散具有共性特征,可清晰地识别出学习、竞争、强制、模仿四种共性的触发机制。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政策扩散的横向互动更为活跃,受选举周期的影响较为显著,联邦政府发挥的作用更为间接。比较而言,在中国政策创新的扩散过程中,中央政府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并通过试点推广、吸纳推广、强制推行、官员异地交流等途径,加快推进政策创新的扩散。中国府际关系的制度安排可抑制地方利益对政策扩散的阻碍,但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学习能力和策略性行为。

    2018年05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2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 共建共治共享:国家级新区社会治理格局

    马海韵;

    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其建设和发展需要新区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其成果和收益应被新区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因此,国家级新区需要也可以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新区社会治理创新包括目标创新,致力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即全民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主体创新,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成的多元主体,以保障全民的共同治理;工具创新,从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者关系角度出发进行治理工具创新,以保障全民共同建设;机制创新,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以保障全民共同享有,从而促进国家级新区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018年05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共建共治共享:国家级新区社会治理格局

    马海韵;

    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其建设和发展需要新区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其成果和收益应被新区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因此,国家级新区需要也可以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新区社会治理创新包括目标创新,致力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即全民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主体创新,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成的多元主体,以保障全民的共同治理;工具创新,从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者关系角度出发进行治理工具创新,以保障全民共同建设;机制创新,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以保障全民共同享有,从而促进国家级新区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018年05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专题论文_政治学研究

  • 专家政治论与现代中国:从孙中山说起

    潘光哲;

    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在强人威权与专业技术官僚(technocracy)领导下,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这些专业技术官僚得以跃升舞台,实有其错综复杂的思想/历史过程。本文取观念脉络的研究手法,论证专业技术官僚的面世,特别与孙中山构思权能区分,主张专家政治之论述密不可分,同时也得到知识界的呼应。专业技术官僚的角色在1949年之后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藉由整体历史的脉络进行观察,对孙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遗产,应可提出更恰当的认识。

    2018年05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专家政治论与现代中国:从孙中山说起

    潘光哲;

    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在强人威权与专业技术官僚(technocracy)领导下,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这些专业技术官僚得以跃升舞台,实有其错综复杂的思想/历史过程。本文取观念脉络的研究手法,论证专业技术官僚的面世,特别与孙中山构思权能区分,主张专家政治之论述密不可分,同时也得到知识界的呼应。专业技术官僚的角色在1949年之后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藉由整体历史的脉络进行观察,对孙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遗产,应可提出更恰当的认识。

    2018年05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论博丹国家主权理论的自然神学基础及其困境

    李筠;

    博丹的"绝对主义转向"实质上是更换其国家主权理论的哲学基础,由历史主义转向自然神学。博丹的自然神学将上帝视为世界的创造者、第一因和第一原则,"存在巨链"完美地将世界联系为一个和谐的等级秩序,对政治哲学中的绝对主义国家主权构成了坚实的支撑。博丹的自然神学和绝对主义政治哲学内含的君主论、神义论、整体主义虽然难以对抗人民论、人义论、个人主义的现代潮流,但其中揭示的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被取消,经历了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的现代哲学探索,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回答。

    2018年05期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论博丹国家主权理论的自然神学基础及其困境

    李筠;

    博丹的"绝对主义转向"实质上是更换其国家主权理论的哲学基础,由历史主义转向自然神学。博丹的自然神学将上帝视为世界的创造者、第一因和第一原则,"存在巨链"完美地将世界联系为一个和谐的等级秩序,对政治哲学中的绝对主义国家主权构成了坚实的支撑。博丹的自然神学和绝对主义政治哲学内含的君主论、神义论、整体主义虽然难以对抗人民论、人义论、个人主义的现代潮流,但其中揭示的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被取消,经历了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的现代哲学探索,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回答。

    2018年05期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0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中的国家认同与民生政治建设

    汤法远;阳黔花;

    民族利益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来源和基础,而普通民族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利益,往往是民族利益的核心所在,这样的利益就是民族民生。在国家认同的演变过程中,民族民生始终是一种基本的影响因素,因而民生政治始终是国家认同建设的一条基本途径。从民族地区基层的实际情形看,民生问题的表现不仅是多样化的,而且对各民族群众人心向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的民生政治建设,而这种建设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是必须以巩固和提升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为价值取向。

    2018年05期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中的国家认同与民生政治建设

    汤法远;阳黔花;

    民族利益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来源和基础,而普通民族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利益,往往是民族利益的核心所在,这样的利益就是民族民生。在国家认同的演变过程中,民族民生始终是一种基本的影响因素,因而民生政治始终是国家认同建设的一条基本途径。从民族地区基层的实际情形看,民生问题的表现不仅是多样化的,而且对各民族群众人心向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的民生政治建设,而这种建设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是必须以巩固和提升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为价值取向。

    2018年05期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戴庆倩;吴远;朱其锋;

    在"微媒介"盛行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微文化"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微文化"因其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快捷的传播效应颇受大学生的喜爱,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方式。但"微文化"恰似一把双刃剑,它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微文化"中浅表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消减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参与主体的情绪化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多元价值思潮的广泛嵌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鉴于此,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应着力净化"微空间",构建大学生的认同环境;增强能力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凸显"微文化"宣传认同客体的优越性,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信。

    2018年05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戴庆倩;吴远;朱其锋;

    在"微媒介"盛行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微文化"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微文化"因其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快捷的传播效应颇受大学生的喜爱,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方式。但"微文化"恰似一把双刃剑,它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微文化"中浅表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消减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参与主体的情绪化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多元价值思潮的广泛嵌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鉴于此,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应着力净化"微空间",构建大学生的认同环境;增强能力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凸显"微文化"宣传认同客体的优越性,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信。

    2018年05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专题论文_社会学研究

  • 论警察的自由裁量权:英美警务社会学研究及其启示

    储卉娟;

    现代社会的警务行动必须在法治逻辑下展开,然而行动的严格合法性是否意味着对自由裁量权的排斥?合法行为和自由裁量之间是何关系?如何理解警察的自由裁量行动?围绕自由裁量的疑问一直是警察行为研究与实务讨论的重点。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应然性讨论,缺乏实证研究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本文从英美警务研究已有的丰富讨论出发,就"社会学如何研究自由裁量权"做出梳理:将警察的自由裁量权行使视为社会事实,探讨自由裁量权设置的具体社会情境与实践结果,冀望为中国警察自由裁量权的社会学研究提供借鉴。

    2018年05期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论警察的自由裁量权:英美警务社会学研究及其启示

    储卉娟;

    现代社会的警务行动必须在法治逻辑下展开,然而行动的严格合法性是否意味着对自由裁量权的排斥?合法行为和自由裁量之间是何关系?如何理解警察的自由裁量行动?围绕自由裁量的疑问一直是警察行为研究与实务讨论的重点。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应然性讨论,缺乏实证研究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本文从英美警务研究已有的丰富讨论出发,就"社会学如何研究自由裁量权"做出梳理:将警察的自由裁量权行使视为社会事实,探讨自由裁量权设置的具体社会情境与实践结果,冀望为中国警察自由裁量权的社会学研究提供借鉴。

    2018年05期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研究

    张丽芬;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是息息相关的。本研究运用社会制度理论的观点,构建了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制度分析框架,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正式制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会强化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但是,在具体的影响层面上,二者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必须推动以社会治理理念转型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加强以理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2018年05期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研究

    张丽芬;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是息息相关的。本研究运用社会制度理论的观点,构建了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制度分析框架,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正式制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会强化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但是,在具体的影响层面上,二者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必须推动以社会治理理念转型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加强以理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2018年05期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专题论文_哲学研究

  • 寻找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对柏格森的批评

    邓刚;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等早期著作中屡次提到柏格森的时间观点,将其视为重要的理论对手。也有学者指出柏格森的观点对于海德格尔有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的时间观,都建立在对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解读和批判的基础上。柏格森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只是钟表的时间、空间化的时间,而真正的时间应该是绵延,每个人在其内心意识活动之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绵延。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出发,指出只有把握此在的本真存在方式,才有可能把握本源的时间。

    2018年05期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寻找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对柏格森的批评

    邓刚;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等早期著作中屡次提到柏格森的时间观点,将其视为重要的理论对手。也有学者指出柏格森的观点对于海德格尔有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的时间观,都建立在对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解读和批判的基础上。柏格森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只是钟表的时间、空间化的时间,而真正的时间应该是绵延,每个人在其内心意识活动之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绵延。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出发,指出只有把握此在的本真存在方式,才有可能把握本源的时间。

    2018年05期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 分配正义的微观基础与行动逻辑:埃尔斯特的局部正义观

    朱菊生;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埃尔斯特基于对美国、德国、法国、挪威和巴西五个国家局部正义状况的实证调查,发现分配正义的实质,其实是持有各种差异性动机的个人通过某种形式的聚合而形成关于资源分配的集体行动。他通过引入方法论个人主义,着力探讨个人在社会稀缺物品分配中的理性动机和行为选择,分析不同动机行为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偏好聚合机制和行动逻辑。

    2018年05期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分配正义的微观基础与行动逻辑:埃尔斯特的局部正义观

    朱菊生;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埃尔斯特基于对美国、德国、法国、挪威和巴西五个国家局部正义状况的实证调查,发现分配正义的实质,其实是持有各种差异性动机的个人通过某种形式的聚合而形成关于资源分配的集体行动。他通过引入方法论个人主义,着力探讨个人在社会稀缺物品分配中的理性动机和行为选择,分析不同动机行为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偏好聚合机制和行动逻辑。

    2018年05期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指称,本质与认知

    陈晨;王克喜;

    指称理论,因其与意义理论和真理论的密切相关性,在语言哲学乃至分析哲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众多著名学者都试图给出完整可靠的指称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派就是罗素、塞尔等人所发展起来的摹状词以及之后的簇摹状词理论;相应的另一派则是以克里普克以及普特南为代表的直接指称理论。本文指出两种流派各自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二者都不能够达到最严格精密意义上的指称。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克里普克所做的相关研究工作,并不是对罗素理论的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2018年05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指称,本质与认知

    陈晨;王克喜;

    指称理论,因其与意义理论和真理论的密切相关性,在语言哲学乃至分析哲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众多著名学者都试图给出完整可靠的指称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派就是罗素、塞尔等人所发展起来的摹状词以及之后的簇摹状词理论;相应的另一派则是以克里普克以及普特南为代表的直接指称理论。本文指出两种流派各自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二者都不能够达到最严格精密意义上的指称。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克里普克所做的相关研究工作,并不是对罗素理论的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2018年05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专题论文_历史研究

  • 围绕京杭大运河之“蓄清刷黄保漕”的反思——以淮源、洪泽湖、高家堰、泗州城为例

    胡阿祥;

    京杭大运河作为"人"加诸大地的符号、象征或标志,值得进行系统的"正思"与"反思"。以明清两代言,具有积极意义的淮源的探寻、难以评说的洪泽湖的扩大与高家堰的成型、酿成悲剧的泗州城的淹没等例,即与其时京杭大运河"蓄清刷黄保漕"的国家大政密切关联,而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勾连。如此,当今如何客观认识、全面考察曾经的京杭大运河之利弊得失、功过是非,可谓极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问题。

    2018年05期 15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围绕京杭大运河之“蓄清刷黄保漕”的反思——以淮源、洪泽湖、高家堰、泗州城为例

    胡阿祥;

    京杭大运河作为"人"加诸大地的符号、象征或标志,值得进行系统的"正思"与"反思"。以明清两代言,具有积极意义的淮源的探寻、难以评说的洪泽湖的扩大与高家堰的成型、酿成悲剧的泗州城的淹没等例,即与其时京杭大运河"蓄清刷黄保漕"的国家大政密切关联,而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勾连。如此,当今如何客观认识、全面考察曾经的京杭大运河之利弊得失、功过是非,可谓极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问题。

    2018年05期 15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孟子》君子意象的多重性向及其文化解读

    陈红玲;

    《孟子》君子意象的多重性向,主要表现在对君子之德、君子之政、君子之仕、君子之变等方面的描述与解析之中。从文化角度看,《孟子》中的君子意象,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性文化、仁政文化、君子文化有重要关联。《孟子》中的君子意象,不是孟子偶尔涉及的文化符号,而是其着力构建的一种理想人格,为儒家的生命追求和德治期盼标示出了鲜明的道德方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至当代文化的内涵构成,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孟子》君子意象的多重性向及其文化解读

    陈红玲;

    《孟子》君子意象的多重性向,主要表现在对君子之德、君子之政、君子之仕、君子之变等方面的描述与解析之中。从文化角度看,《孟子》中的君子意象,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性文化、仁政文化、君子文化有重要关联。《孟子》中的君子意象,不是孟子偶尔涉及的文化符号,而是其着力构建的一种理想人格,为儒家的生命追求和德治期盼标示出了鲜明的道德方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至当代文化的内涵构成,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19世纪后期英国煤矿立法研究

    刘晓;张亚东;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煤矿业面临着严重的矿难问题,在矿主、矿工和调查员的推动下,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这些历经曲折才获通过的法案,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矿区教育和煤炭称量三个方面。法案实行后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该时期煤矿业继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2018年05期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19世纪后期英国煤矿立法研究

    刘晓;张亚东;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煤矿业面临着严重的矿难问题,在矿主、矿工和调查员的推动下,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这些历经曲折才获通过的法案,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矿区教育和煤炭称量三个方面。法案实行后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该时期煤矿业继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2018年05期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日本军国主义的三大根基

    姜守明;

    军国主义既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制约日本真正走向和平之路的最大障碍。16世纪日本完成国家统一时,就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19世纪末叶以来,日本又利用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的优势,大力推行军国主义的国策,疯狂地向外扩张。直到1945年战败前,日本军国主义始终与崇高武力的武士道、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和弘扬皇道使命的天皇制紧密结合。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大和民族心理,也给亚洲各国人民的尊严与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构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根基,剖析大和民族的集体心理,揭示军国主义的本质,有助于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牢记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2018年05期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0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日本军国主义的三大根基

    姜守明;

    军国主义既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制约日本真正走向和平之路的最大障碍。16世纪日本完成国家统一时,就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19世纪末叶以来,日本又利用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的优势,大力推行军国主义的国策,疯狂地向外扩张。直到1945年战败前,日本军国主义始终与崇高武力的武士道、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和弘扬皇道使命的天皇制紧密结合。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大和民族心理,也给亚洲各国人民的尊严与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构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根基,剖析大和民族的集体心理,揭示军国主义的本质,有助于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牢记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2018年05期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0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专题论文_法学研究

  • 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在商标授权确权中的适用研究

    冯晓青;夏君丽;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2013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7条中明确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引入商标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引入该原则,可以有效防止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发生,维护商标注册秩序,促进商标法制的健康发展。

    2018年05期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1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 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在商标授权确权中的适用研究

    冯晓青;夏君丽;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2013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7条中明确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引入商标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引入该原则,可以有效防止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发生,维护商标注册秩序,促进商标法制的健康发展。

    2018年05期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1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 以审判为中心语境下的刑事简化证明现象及评判

    叶巍;单锋;

    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义,但在当前的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层面,基于证明难度、司法成本、政策考量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因素,则存在着通过简化庭审程序、转移证明责任、更新证明方法甚至降低证明标准等方式,部分消减公诉机关证明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案件特定事实证明难题的现象。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探索符合法定证明标准的刑事简化证明机制或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厘清争议,统筹推进,确保刑事简化证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018年05期 186-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以审判为中心语境下的刑事简化证明现象及评判

    叶巍;单锋;

    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义,但在当前的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层面,基于证明难度、司法成本、政策考量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因素,则存在着通过简化庭审程序、转移证明责任、更新证明方法甚至降低证明标准等方式,部分消减公诉机关证明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案件特定事实证明难题的现象。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探索符合法定证明标准的刑事简化证明机制或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厘清争议,统筹推进,确保刑事简化证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018年05期 186-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的规范形态

    许娟;

    根据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归纳出信息产权民事法律保护的三个理想型规范形态:第一是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产权保护模式,其规范形态是底层数据安全与隐私权为主的事后救济。第二是互联网平台信息产权交易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的事前授权规范。第三是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价值共享法律保护,形成共享激励模式,以反垄断法为主的事中规制规范。数字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市场分配方式,需要以信息产品定价机制来分配信息产权,形成公法嵌入私法的法律规范模式。

    2018年05期 19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的规范形态

    许娟;

    根据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归纳出信息产权民事法律保护的三个理想型规范形态:第一是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产权保护模式,其规范形态是底层数据安全与隐私权为主的事后救济。第二是互联网平台信息产权交易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的事前授权规范。第三是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价值共享法律保护,形成共享激励模式,以反垄断法为主的事中规制规范。数字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市场分配方式,需要以信息产品定价机制来分配信息产权,形成公法嵌入私法的法律规范模式。

    2018年05期 19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专题论文_经济学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金融期权波动率预测

    马天平;吴卫星;

    期权波动率预测是期权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问题,传统方法采取GARCH等时间序列模型。与传统方法不同,本文创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SKRG递进集成"新预警体系,体系以中国波指为对象,采取48个相关指标作为对中国波指预测的特征(Feature),依次引入SVM机器学习、KNN样本不平衡机器学习、RF划分、GBDT优化完成机器学习建模过程,逐步提高预测精准率。测试样本显示,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效果好于传统的GARCH模型。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了期权随机波动率预测领域的相关文献,应用价值在于为波动率的预测进而期权风险预警提供了新的方法。

    2018年05期 20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2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金融期权波动率预测

    马天平;吴卫星;

    期权波动率预测是期权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问题,传统方法采取GARCH等时间序列模型。与传统方法不同,本文创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SKRG递进集成"新预警体系,体系以中国波指为对象,采取48个相关指标作为对中国波指预测的特征(Feature),依次引入SVM机器学习、KNN样本不平衡机器学习、RF划分、GBDT优化完成机器学习建模过程,逐步提高预测精准率。测试样本显示,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效果好于传统的GARCH模型。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了期权随机波动率预测领域的相关文献,应用价值在于为波动率的预测进而期权风险预警提供了新的方法。

    2018年05期 20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2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 休闲经济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

    魏翔;

    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逐渐转变,休闲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时间配置、休闲与个人发展、休闲与家庭时间配置、休闲与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休闲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加以梳理和总结,旨在系统分析休闲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逻辑,提出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并运用该理论对中国社会经济现实提供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

    2018年05期 210-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休闲经济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

    魏翔;

    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逐渐转变,休闲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时间配置、休闲与个人发展、休闲与家庭时间配置、休闲与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休闲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加以梳理和总结,旨在系统分析休闲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逻辑,提出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并运用该理论对中国社会经济现实提供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

    2018年05期 210-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稿约

    <正>《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科,尤

    2018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稿约

    <正>《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主题研讨就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专题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学科,尤

    2018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学海》引注规范

    <正>《学海》的引文出处均采用尾注(文末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载《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2018年05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学海》引注规范

    <正>《学海》的引文出处均采用尾注(文末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载《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2018年05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