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宏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实践创新、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终动力。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结论的科学态度 ,努力培养“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良好学风 ,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标准。
2004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何宏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实践创新、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终动力。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结论的科学态度 ,努力培养“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良好学风 ,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标准。
2004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陈仲丹2004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陈仲丹2004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阿伦·亨特,陈仲丹2004年03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阿伦·亨特,陈仲丹2004年03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安德鲁·瑞格比,熊莹2004年03期 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 安德鲁·瑞格比,熊莹2004年03期 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 卡洛尔·兰克,马约生2004年03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卡洛尔·兰克,马约生2004年03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 阿伦·亨特,卢彦名2004年03期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阿伦·亨特,卢彦名2004年03期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应克复2004年03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应克复2004年03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郭忠华
权力是吉登斯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权力概念不仅是吉登斯借以沟通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纽带 ,还是他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视角。在分析主体主义与客体主义对立权力观的基础上 ,吉登斯以一种二重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权力观。一方面 ,他将权力视为行动者个体所具有的“转换能力” ,认为它是行动者自主性的表现 ,是人类行动的普遍特征和人之为人的基础。另一方面 ,他又将权力视为行动者行为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支配能力 ,认为它是行动者依赖性表现 ,是资源不对称分配带来的结果。资源是沟通权力两个方面的媒介。“控制辩证法”是权力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是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吉登斯将社会历史形态划分为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三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反映了权力两个方面之间的辩证统一。
2004年03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 郭忠华
权力是吉登斯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权力概念不仅是吉登斯借以沟通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纽带 ,还是他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视角。在分析主体主义与客体主义对立权力观的基础上 ,吉登斯以一种二重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权力观。一方面 ,他将权力视为行动者个体所具有的“转换能力” ,认为它是行动者自主性的表现 ,是人类行动的普遍特征和人之为人的基础。另一方面 ,他又将权力视为行动者行为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支配能力 ,认为它是行动者依赖性表现 ,是资源不对称分配带来的结果。资源是沟通权力两个方面的媒介。“控制辩证法”是权力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是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吉登斯将社会历史形态划分为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三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反映了权力两个方面之间的辩证统一。
2004年03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 李震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既是研究社会权力关系体系的一个切入点 ,同时也是探究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复杂动态关系的有力工具。本文分析了葛兰西理论中“文化霸权”、“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等概念的内涵 ,进而探讨了文化霸权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2004年03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 李震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既是研究社会权力关系体系的一个切入点 ,同时也是探究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复杂动态关系的有力工具。本文分析了葛兰西理论中“文化霸权”、“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等概念的内涵 ,进而探讨了文化霸权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2004年03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 周长城,汪辉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选择的一条坚定而理智的道路 ,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结合MDGs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梳理 ,指出了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唯经济增长论的缺陷 ,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议。
2004年03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周长城,汪辉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选择的一条坚定而理智的道路 ,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结合MDGs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梳理 ,指出了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唯经济增长论的缺陷 ,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议。
2004年03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王威
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内容决定其测评体系 ,并直接影响到相应政策的制定。中国现阶段对全面小康的概念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全”字上 ,即认为全面小康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子系统的社会大系统的全面发展 ;从纵向来看则认为全面小康是社会系统的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试图将“以人为本”的千年发展目标结合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内容中 ,从而达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统一 ,指出全面小康应包括基础性、结构性、持续性三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小康的三大指标体系 :基础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持续性指标。
2004年03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王威
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内容决定其测评体系 ,并直接影响到相应政策的制定。中国现阶段对全面小康的概念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全”字上 ,即认为全面小康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子系统的社会大系统的全面发展 ;从纵向来看则认为全面小康是社会系统的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试图将“以人为本”的千年发展目标结合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内容中 ,从而达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统一 ,指出全面小康应包括基础性、结构性、持续性三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小康的三大指标体系 :基础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持续性指标。
2004年03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周长城
千年发展目标 (MDGs)是世界各国为促进发展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将MGDs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MGDs的内容 ,从生存状况、教育水平、性别公正、环境可持续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发展理念 ,并介绍了这一发展目标目前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为了使MDGs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我们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必要的地方对某些MGDs和具体指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使其能够真正整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框架之中。
2004年03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8 ] - 周长城
千年发展目标 (MDGs)是世界各国为促进发展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将MGDs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MGDs的内容 ,从生存状况、教育水平、性别公正、环境可持续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发展理念 ,并介绍了这一发展目标目前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为了使MDGs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我们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必要的地方对某些MGDs和具体指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使其能够真正整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框架之中。
2004年03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连连
现代化的全球性进程 ,生发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冲突 ,构成了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困境。面对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后现代思潮之间的矛盾以及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冲突 ,以地方性知识的实践为条件 ,寻找文化现代化实现的途径就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因为地方性知识的分类、过滤和选择是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基础 ,而它在实践中的兼容与变异则是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动力 ,其平等眼光与内部眼光更是对普适性现代化观念和进程的一种矫正。
2004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 连连
现代化的全球性进程 ,生发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冲突 ,构成了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困境。面对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后现代思潮之间的矛盾以及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冲突 ,以地方性知识的实践为条件 ,寻找文化现代化实现的途径就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因为地方性知识的分类、过滤和选择是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基础 ,而它在实践中的兼容与变异则是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动力 ,其平等眼光与内部眼光更是对普适性现代化观念和进程的一种矫正。
2004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 徐琴
至今为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没有脱离直接的行政干预 ,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 ,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 ,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 ,深化组织和制度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培育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市场机制 ,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和流动 ,促使政府主导型城市化向市场主导型城市化转轨 ,是中国城市化稳健发展的关键。
2004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 徐琴
至今为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没有脱离直接的行政干预 ,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 ,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 ,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 ,深化组织和制度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培育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市场机制 ,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和流动 ,促使政府主导型城市化向市场主导型城市化转轨 ,是中国城市化稳健发展的关键。
2004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 刘小冰
国家对其疆域的任何法律调控都应该而且必须包括陆疆、水疆、空疆、天疆和网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疆域。世界各国宪法对国家疆域的规定有三种形式 :明文规定的形式 ;隐含规定的形式 ;不作规定的形式。各国宪法对其国家疆域的规定主要有四项内容 :国家疆域的完整性 ;国家疆域的不可侵犯性 ;国家疆域变更的程序性 ;某些国家疆域问题的特殊性。在中国 ,自立宪以来 ,不同时期采用过不同的国家疆域规定形式 ,现行宪法采用的是隐含规定的形式。现在 ,明文规定国家疆域已成为各国宪法的普遍现象和必要任务。这并不妨碍主权国家在其疆域内调整行政区划。因此 ,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我国的国家疆域 ,有利于从法律上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法律台独”。
2004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刘小冰
国家对其疆域的任何法律调控都应该而且必须包括陆疆、水疆、空疆、天疆和网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疆域。世界各国宪法对国家疆域的规定有三种形式 :明文规定的形式 ;隐含规定的形式 ;不作规定的形式。各国宪法对其国家疆域的规定主要有四项内容 :国家疆域的完整性 ;国家疆域的不可侵犯性 ;国家疆域变更的程序性 ;某些国家疆域问题的特殊性。在中国 ,自立宪以来 ,不同时期采用过不同的国家疆域规定形式 ,现行宪法采用的是隐含规定的形式。现在 ,明文规定国家疆域已成为各国宪法的普遍现象和必要任务。这并不妨碍主权国家在其疆域内调整行政区划。因此 ,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我国的国家疆域 ,有利于从法律上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法律台独”。
2004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刘晓东
刑事诉讼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的活动 ,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降低诉讼成本。成本分析是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主要有成本转嫁和成本降低两个方面。减少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 ,缩短诉讼周期 ,避免诉讼迟延 ,完善简易程序 ,加强司法独立 ,健全刑事审判程序体系等是降低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的主要途径。
2004年03期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刘晓东
刑事诉讼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的活动 ,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降低诉讼成本。成本分析是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主要有成本转嫁和成本降低两个方面。减少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 ,缩短诉讼周期 ,避免诉讼迟延 ,完善简易程序 ,加强司法独立 ,健全刑事审判程序体系等是降低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的主要途径。
2004年03期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6 ] - 钱宁峰
20 0 4年 3月 14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它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 ,这表明修宪者的立法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描述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历史演变 ,并对《戒严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内容进行分析 ,说明现行法秩序下紧急状态法制存在的缺陷。
2004年03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钱宁峰
20 0 4年 3月 14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它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 ,这表明修宪者的立法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描述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历史演变 ,并对《戒严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内容进行分析 ,说明现行法秩序下紧急状态法制存在的缺陷。
2004年03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王成礼
法律移植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吸收和采纳的过程 ,它具有交互性、关联性、复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法律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中国要建立现代化法治国家 ,就必须勇于面对这种趋势 ,移植人类社会文明的法律成果 ,同时又要结合中国实际 ,使之中国化。
2004年03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王成礼
法律移植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吸收和采纳的过程 ,它具有交互性、关联性、复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法律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中国要建立现代化法治国家 ,就必须勇于面对这种趋势 ,移植人类社会文明的法律成果 ,同时又要结合中国实际 ,使之中国化。
2004年03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刘振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效力问题 ,理论界少有探讨 ,司法实践则历来存在争议。焦点集中在应否履行“批准”手续上 ,由此产生了“登记”即生效的“一元论”和“登记”加“批准”才生效的“二元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最高法院法释 [2 0 0 3]6号《批复》完全采纳了二元论观点 ,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 0 0 4 ]9号《通知》”所作结论虽与“一元论”相同 ,本质上仍是二元论。作者通过对现有土地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法本意和立法阶段的全方位考察 ,结合法学原理 ,认为一元论符合土地法精神 ,并具体指出了在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效力认定方面应当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
2004年03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刘振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效力问题 ,理论界少有探讨 ,司法实践则历来存在争议。焦点集中在应否履行“批准”手续上 ,由此产生了“登记”即生效的“一元论”和“登记”加“批准”才生效的“二元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最高法院法释 [2 0 0 3]6号《批复》完全采纳了二元论观点 ,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 0 0 4 ]9号《通知》”所作结论虽与“一元论”相同 ,本质上仍是二元论。作者通过对现有土地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法本意和立法阶段的全方位考察 ,结合法学原理 ,认为一元论符合土地法精神 ,并具体指出了在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效力认定方面应当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
2004年03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杨国誉,晋文
汉代是赦免经常化、制度化的历史时期。对秦亡教训的反思、经学治国原则的施行 ,以及种种现实需求的驱动 ,使得赦的应用空前兴盛 ,并形成专擅、随意和“盛时赦少 ,乱时赦多”的特点 ,对汉代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2004年03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杨国誉,晋文
汉代是赦免经常化、制度化的历史时期。对秦亡教训的反思、经学治国原则的施行 ,以及种种现实需求的驱动 ,使得赦的应用空前兴盛 ,并形成专擅、随意和“盛时赦少 ,乱时赦多”的特点 ,对汉代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2004年03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王裕明2004年03期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王裕明2004年03期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朱正梅
都铎时期是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机构的近代化变革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必备要素 ,它对英国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04年03期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朱正梅
都铎时期是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机构的近代化变革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必备要素 ,它对英国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04年03期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陆伟芳
伴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英国城镇中上层阶级日益发展壮大。在个人本位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他们在住宅上向追求生活空间的隐蔽性方向发展 ,从而确立起尊重个性自由、保障个人隐私和个人权利的私人空间概念。在住宅模式上既有功能分工明确的居室 ,又在室外有相应的个性化休闲空间。因此 ,英国民居建筑不仅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成果 ,还体现了尊重个人隐私的现代文明观念。
2004年03期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陆伟芳
伴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英国城镇中上层阶级日益发展壮大。在个人本位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他们在住宅上向追求生活空间的隐蔽性方向发展 ,从而确立起尊重个性自由、保障个人隐私和个人权利的私人空间概念。在住宅模式上既有功能分工明确的居室 ,又在室外有相应的个性化休闲空间。因此 ,英国民居建筑不仅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成果 ,还体现了尊重个人隐私的现代文明观念。
2004年03期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黄军,王立鹤
工业化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必须以支柱产业为载体 ,而支柱产业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不能盲目跟风 ,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发展支柱产业。本文以宿迁市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 ,定量分析了宿迁市工业化进程中支柱产业的选择 ,认为医药产业不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 ,医药产业不能发展为宿迁市的支柱产业。
2004年03期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黄军,王立鹤
工业化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必须以支柱产业为载体 ,而支柱产业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不能盲目跟风 ,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发展支柱产业。本文以宿迁市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 ,定量分析了宿迁市工业化进程中支柱产业的选择 ,认为医药产业不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 ,医药产业不能发展为宿迁市的支柱产业。
2004年03期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陈建波,陆春平
本文利用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中的“联系效应”理论及“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分析宿迁市重点发展杨树产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联系效应”发挥的问题提出思考 ,以期对以宿迁市为代表的一系列苏北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主导产业的确定及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指导。
2004年03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陈建波,陆春平
本文利用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中的“联系效应”理论及“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分析宿迁市重点发展杨树产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联系效应”发挥的问题提出思考 ,以期对以宿迁市为代表的一系列苏北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主导产业的确定及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指导。
2004年03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胡阿祥2004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陈同扬,赵顺龙
企业内在增长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企业资源 (能力 )诱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质特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引发企业能力研究的新高潮。提斯、匹斯安欧、舒恩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行为和能力模型引入能力理论 ,建立并发展企业与环境适应性动态能力理论。能力理论过于关注企业内部特征而缺乏实证指导意义。能力理论中的“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实质存在共通之处。
2004年03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 陈同扬,赵顺龙
企业内在增长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企业资源 (能力 )诱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质特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引发企业能力研究的新高潮。提斯、匹斯安欧、舒恩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行为和能力模型引入能力理论 ,建立并发展企业与环境适应性动态能力理论。能力理论过于关注企业内部特征而缺乏实证指导意义。能力理论中的“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实质存在共通之处。
2004年03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 胡发贵
“非法生存”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部分人群中所出现的一种现象 ,它表达了弱势群体 ,尤其是穷苦农民的一种应急性的生活状态 ;它的出现固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而在道德维度的审视下 ,则显现出诸多令人心忧的问题。
2004年03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胡发贵
“非法生存”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部分人群中所出现的一种现象 ,它表达了弱势群体 ,尤其是穷苦农民的一种应急性的生活状态 ;它的出现固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而在道德维度的审视下 ,则显现出诸多令人心忧的问题。
2004年03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徐嘉
经权关系是整个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是说明在异常的情况下 ,如何采取变通的方式以坚持伦理原则的问题。经权关系具有复杂性与流变性 ,其基本特征是“经常权变”。处理经权关系的根本原则是“经主权从” ,其行为模式是“经权相济”。这是儒家的真精神 ,值得后人重视。
2004年03期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24 ] - 徐嘉
经权关系是整个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是说明在异常的情况下 ,如何采取变通的方式以坚持伦理原则的问题。经权关系具有复杂性与流变性 ,其基本特征是“经常权变”。处理经权关系的根本原则是“经主权从” ,其行为模式是“经权相济”。这是儒家的真精神 ,值得后人重视。
2004年03期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 孟亚明
本文探讨了南宋金初传统道教发展面临困境之际 ,道教新教派全真道的开创者王立足三教圆融 ,对道教神仙思想进行了根本改造 ,亦在变革道教之修炼方法与传播方式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王的努力下 ,全真派道从草创而走向兴盛 ,为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的民众提供了有效的心灵庇护之所 ,出色发挥了宗教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本文同时通过对全真教著名的定制之作《重阳立教十五论》一文的思想评述 ,对全真道的成仙思想和修行理论做出具体剖析。
2004年03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孟亚明
本文探讨了南宋金初传统道教发展面临困境之际 ,道教新教派全真道的开创者王立足三教圆融 ,对道教神仙思想进行了根本改造 ,亦在变革道教之修炼方法与传播方式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王的努力下 ,全真派道从草创而走向兴盛 ,为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的民众提供了有效的心灵庇护之所 ,出色发挥了宗教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本文同时通过对全真教著名的定制之作《重阳立教十五论》一文的思想评述 ,对全真道的成仙思想和修行理论做出具体剖析。
2004年03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曹刚
诚实信用原则从一个道德原则成为一个法律原则的过程 ,是一个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一方面 ,诚实信用在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和社会利益之间确立了一个“度” ,使得民法的正当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不断的确证 ,从而成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另一方面 ,诚实信用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以具体的法律制度为载体的 ,在道德特性转淡的同时 ,有着显著的法律特性 ,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德性诚信向契约诚信、从主观诚信向客观诚信、从人格诚信向制度诚信的三个转化。通过上述考察 ,为我们思考道德的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04年03期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曹刚
诚实信用原则从一个道德原则成为一个法律原则的过程 ,是一个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一方面 ,诚实信用在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和社会利益之间确立了一个“度” ,使得民法的正当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不断的确证 ,从而成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另一方面 ,诚实信用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以具体的法律制度为载体的 ,在道德特性转淡的同时 ,有着显著的法律特性 ,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德性诚信向契约诚信、从主观诚信向客观诚信、从人格诚信向制度诚信的三个转化。通过上述考察 ,为我们思考道德的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04年03期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黄立营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实现人的自主、自觉与自由 ,表现了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现代社会应不断提高人的主体地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0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黄立营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实现人的自主、自觉与自由 ,表现了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现代社会应不断提高人的主体地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0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章辉2004年03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章辉2004年03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陈运生
中国法治建设有很多的法治资源可以利用。法治资源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其对立关系会导致法治资源间出现冲突、排斥与张力 ,从而形成法治资源的内耗 ;而其统一关系则有利于法治资源间的良性互动与互化。苏力的理论仅强调了法治资源间的对立性 ,而忽视其统一性。正确认识法治资源间的这种辩证关系 ,对于我们优化中国法治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03期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陈运生
中国法治建设有很多的法治资源可以利用。法治资源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其对立关系会导致法治资源间出现冲突、排斥与张力 ,从而形成法治资源的内耗 ;而其统一关系则有利于法治资源间的良性互动与互化。苏力的理论仅强调了法治资源间的对立性 ,而忽视其统一性。正确认识法治资源间的这种辩证关系 ,对于我们优化中国法治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03期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郭晓磊
各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共同遵循着主体性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 ,它们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与重建 ,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暗合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 ,有必要也有可能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再超越 ,即弱化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主体地位 ,强化人类保护自然的责任 ,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再往前推进一步。
2004年03期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郭晓磊
各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共同遵循着主体性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 ,它们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与重建 ,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暗合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 ,有必要也有可能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再超越 ,即弱化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主体地位 ,强化人类保护自然的责任 ,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再往前推进一步。
2004年03期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 范韵2004年03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范韵2004年03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毕素华2004年03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毕素华2004年03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宋林飞2004年03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宋林飞2004年03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张鑫2004年03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 ]
- 张鑫2004年03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张春龙2004年03期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春龙2004年03期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刘素梅2004年03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刘素梅2004年03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张丽宁2004年03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张丽宁2004年03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项光勤2004年03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项光勤2004年03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