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看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卢俊;陈成文;
摘要(Abstract):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问题化解和危机应对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它搭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平台,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功能,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扩大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场域。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体性恐慌及其干预机制研究”(项目号:20BSH1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卢俊;陈成文;
Email: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0.06.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王俊秀:《型塑和践行:社会心态历史视角的初步考察》,《新视野》2017年第6期。
- ②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 ③辛自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1期。
- ④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第4期。
- ⑤卢俊、陈宇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红旗文稿》2019年第24期。
- ⑥国家卫健委官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812/f305fa5ec9794621882b8bebf1090ad9.shtml。
- ⑦⑧国家卫健委官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http://www.nhc.gov.cn/jkj/s7914/201906/790096bffa424d9bbfa552 29e0eaa0c1.shtml。
- ⑨陈成文、陈建平、洪业应:《新时代“弱有所扶”:对象甄别与制度框架》,《学海》2018年第4期。
- ⑩吴俊峰:《社会工作的稳定社会功能探讨》,《理论探索》2006年第2期。
- (11)卢俊:《论心理救助与新时代“弱有所扶”》,《探索》2019年第3期。
- (12)乐国安、卢俊、徐健美:《西方心理表象技术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心理学探新》2017年第2期。
- (13)卢俊、陈浩、乐国安:《松-紧文化: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5期。
- (14)人民网:《2.5亿精神病患的生存现状:离不开的医院回不去的家》,http://sn.people.com.cn/n2/2018/0709/c378309-31792750.html。
- (15)国家卫健委官网:《2017年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材料: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情况》,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704/20cf8768e05445a387a1c4bf1be9 ec6d.shtml。
- (16)新华网:《长春市心理社工项目在朝阳区清和街道铁路社区启动》,http://www.jl.xinhuanet.com/2019-05/07/c_1124461764.htm。
- (17)光明网:《让每个人从心灵深处感受人间温暖——浙江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11/11/nw.D110000gmrb_2018 1111_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