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回顾及启示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anism
佘远富;莫凡;
摘要(Abstract):
新中国成立以来,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主题为"以‘研究’推动‘传播’",从哲学视角研究与传播儒家学说,注重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孔子本人是研究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主题为"文化、历史与文学的交汇",既从教育与文学的视角向世界介绍儒家学说,也从文化的视角向国际社会阐述儒家学说;从2010年至今,主题为"著作、内核、教育与世界文化的交响",多角度阐述和传播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世界交流。
关键词(KeyWords): 新中国;儒家学说;国际传播;启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项目号:20VSZ140)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号:JY-074)
作者(Author): 佘远富;莫凡;
Email: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0.06.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蔡帛真:《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今传媒》2014年第2期。
- ②李彦:《基于SWOT分析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高职校为例》,《新闻传播》2018年第24期。
- ③(33)李军、田小红:《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
- ④H.H.Dubs,“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 in Confucianism”,Philosophy East and West,No.1,Vol.1(1951):48-55.
- ⑤C.Chang,“Buddhism as Stimulus to Neo-Confucianism”,Oriens Extremus,No.2,Vol.2(1955):157-166.
- ⑥W.Chan,“Neo-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Scientific Thought”,Philosophy East and West,No.4,Vol.6(1957):309-332.
- ⑦K.P.Yang,G.Henderson,“An Outline History of Korean Confucianism:Part I:The Early Period and Yi Factional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No.1,Vol.18(1958):81-101.
- ⑧K.W.Morgan,Asian Religion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nduism,Buddhism,Islam,Confucianism,and Taoism,Collier-Macmillan Ltd.,London,1964.
- ⑨C.U.Chai,“The Humanist Way in Ancient China Essential Works of Confucian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No.4,Vol.85(1965):588.
- ⑩W.Chan,“Neo-Confucianism:New Ideas in Old Terminology”,Philosophy East and West,No.1/4,Vol.17(1967):15-35.
- (11)P.K.K.Tong,“Understanding Confucianism”,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No.4,Vol.9(1969):518-532.
- (12)H.T.Kim,“Transcendence Without and Within:The Concept of T’ien in Confucian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No.3,Vol.3(1972):146-160.
- (13)J.S.Wu,“Philosophy and Revolution:Confucianism and Pragmatism”,Philosophy East and West,No.3,Vol.23(1973):323-332.
- (14)杨荣国:《反动阶级的“圣人”:孔子》(英文版),商英注释,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3-4页。
- (1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联络部:《Windows on China》(小人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 (16)王恩保、王约西选注:《古文百篇英译》(英汉对照版),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5页。
- (17)马振铃:《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 (18)[英]理雅格:《汉英四书》(英汉对照版),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3页。
- (19)戴抗选、谢百魁:《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英汉对照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第5页。
- (20)李志林、潘丽丽:《孔孟老庄名言精粹》(英汉对照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第2页。
- (21)赛佳:《孔府孔庙孔林》(中英日韩对照版),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2页。
- (22)[希]伊安尼斯:《穿越中国与希腊文化》(英汉对照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 (23)浩瀚、李生禄:《古今名人》(英汉对照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页。
- (24)[美]罗杰瑞:《汉语》(英文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83页。
- (25)[美]狄亚尼:《中国文化入门》(英文版),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页。
- (26)郑铁生、陈发春:《文化概览》(英汉对照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
- (27)王柏松:《国际政治理论:范式与流派》(英文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第228页。
- (28)徐远翔、张兵:《亚圣——孟子》(英文版),王壹晨、王国振译,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第28-31页。
- (29)张晓立:《世界文化史》(英文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41页。
- (30)杨桂林:《畅游中国》(法文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12页。
- (31)王佳:《诸子百家》(英汉对照版),黄山书社,2016年,第13页。
- (32)孟子:《孟子》(英文版),[英]理雅各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页。
- (34)王彦伟、胡阳:《孔子学院提升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分析与思考》,《对外传播》2019年第1期。
- (35)[美]约瑟夫·奈:《美国世纪结束了吗》,[美]邵杜罔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60页。
- (36)李彬、黄卫星:《我国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
- (3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革命的中国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 (38)钟颂:《传统文化输血中国新外交》,《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12月27日。
- (39)牛军:《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 (40)[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