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出发:复杂条件下的公共政策建构逻辑Starting from Life: The Logic of Public Policy Construction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向玉琼;
摘要(Abstract):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对人的行为做出引导和规范并最终落实到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就政策制定流程而言,无论是制度化的框架,还是技术性的路径,公共政策的规范化、程序化、形式化与技术化导向不断凸显,与鲜活、具体的生活相去甚远。公共政策远离生活,但又反过来改造生活,将技术理性与竞争观念植入生活中,生活被导向单一的向度并最终异化。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带来社会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技术理性的支配失去了合理性,生活的多维度与完整性突显出来,生活领域兴起并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这时公共政策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得到建构,从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生活;公共政策;支配;技术理性;复杂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政策过程中共识构建的政治哲学研究”(项目号:20BZZ07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向玉琼;
Email: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0.06.0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Thomas J.Catlaw,Fabricating the People: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Biopolitical State,Tuscaloosa: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2007,p.3.
- ②张康之:《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29页。
- ③肖瑛:《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 ④[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9页。
- ⑤⑧[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95、180页。
- ⑥[德]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97页。
- ⑦向玉琼:《建构时间:论政策过程中的时间与管理》,《浙江学刊》2020年第2期。
- ⑨[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觉》,国英斌、何君玲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 ⑩张乾友:《重思公共行政的效率目标》,《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11期。
- (11)张康之:《论时间资源稀缺化对社会治理的挑战》,《行政论坛》2019年第3期。
- (12)张康之:《论解放的困境与历史选择再出发》,《学术月刊》2019年第9期。
- (13)[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 (1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3页。
- (15)[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 (16)Maarten Hajer and Hendrik Wagenaar,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149.
- (17)[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