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萍;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实现了哲学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向。与其他的文化哲学家相比,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根本特点是: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2010年04期 No.124 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3 ] - 邴正;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 ] - 陆杰荣;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石福祁;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霍桂桓;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邹广文;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 ] - 李鹏程;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7 ] - 高立伟;朱其东;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No.12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熊跃根;
福利国家危机与变革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并诠释福利国家危机论,如何看待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所具有的内在性与弹性,学者们远未达成共识。本文从理论和经验资料两方面试图阐释福利国家危机论及其局限性,分析和认识了近20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的变革和弹性。作者指出,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了福利国家危机论的形成,研究者还需要时间和更为充分的经验资料来证明上述危机的原因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受意识形态主导和依赖片面的经济学的假设来判定福利国家的危机是不可取的。
2010年04期 No.124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3 ] - 林闽钢;
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正处于从覆盖到整合关键期。本文从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政出多头、城乡分裂、制度分割和轻视服务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的目标为:构建制度完整、相互协调、功能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多层次的"基础+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定型化,同时,还从整合路径和在整合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10年04期 No.124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21 ] - 岳经纶;
以收入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神利和以个人需要为导向的个人社会服务是当代社会保障体制的两大基本方面。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福利国家发展的早期,社会政策的重点是各类社会保险和各种收入维持项目;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个人社会服务的种类日益增加,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产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重点发展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制。然而,个人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服务或公共服务,不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实践上,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断变化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本文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以及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我国亟需在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广和普及个人社会服务概念和实务,大力发展个人社会服务,并且确立个人社会服务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2010年04期 No.124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34 ] - 郅玉玲;
本文在简要讨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之现实背景的前提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情况给予概述性分析,结合"长三角"各地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归纳梳理出五种富有成效的运作模式,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2010年04期 No.124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34 ] - 李荣山;
韦伯的科学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因果学说。在韦伯那里,社会文化科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本文考察了两种因果关系(因果法则与具体因果关系)的逻辑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种客观性(法则的客观性与价值关联的客观性),指出价值关联客观性对保证具体因果解释客观性的关键作用,并比较了李凯尔特与韦伯对价值关联客观性的论述,最终澄清了韦伯对社会文化科学有效性的看法。
2010年04期 No.124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 ]
- 傅元略;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较快,成果颇多,本文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述评:(1)"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理论体系创立;(2)从支持经营决策到支持战略决策;(3)从注重物本管理到注重人本管理和智本管理;(4)预算管理创新和管理会计系统整合;(5)核心能力和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不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明显弱于财务会计研究,并存在如下几大亟待解决问题: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理论的多学科交叉的管理会计研究的强化;支持董事会决策的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支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管理会计系统设计;跨企业边界的成本协同管理和管理控制。
2010年04期 No.124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9 ] - 蒲晓红;
完全积累制具有能够体现效率、不受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影响、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优势,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完全积累的筹资模式。我国企业年金也是采用的完全积累制,不过,我们只采用完全积累(个人账户)的筹资模式与DC给付模式相结合,我们还应该采用完全积累(团体账户)的筹资模式与DB给付模式相结合。
2010年04期 No.124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葛扬;何婷婷;
土地等基本自然资源的约束会造成实际经济增长水平趋于下降。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就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增长阻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在1978-2006年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而造成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下降了0.52%;上海和江苏的土地"尾效"分别为0.21%和0.18%。改变上述状况的一个有效途经就是调整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结构,减少土地和资本的依赖程度,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
2010年04期 No.124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 ] - 吴言林;陈崇;
通常研究认为,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本文从投资基本模型研究得到,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单纯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深化如果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脱离,反而会损害区域经济发展。利用江苏农村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深化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深化中的结构因素,在国有银行垄断下的区域金融市场中,金融深化变成国家吸取农村发展资源的手段,而区域内生的金融发展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2010年04期 No.124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 ]
- 任剑涛;
文章以现代民族国家作为参照,系统地剖析了现当代中国的政党-国家形态演变的历史,阐释了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思想和特征,从历史与经验两个层面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两大政党对于中国现代国家形态建构的决定性作用,探讨了政党-国家转型的可能性和主要问题。
2010年04期 No.124 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30 ] - 严海良;
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人权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虽然二者之间的争议直接体现在人权实施领域,但在根本上则源于人权性质之争,源于在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上对人权之"人"的不同理解。如果把二者之争纳入人权起源的现代性范畴,则可以看到,二者实同属于主体性哲学下的人权论证,一种主体性人权观。依据主体性人权观的逻辑,无论人权普遍论还是人权特殊论都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并且不可能化解二者之间的争端。消解二者间的争议,惟有实现人权论证由主体性向关系性范式的转向,人权争端的解决也惟有建立在平等、开放的协商机制上。
2010年04期 No.124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 ] - 朱菊生;袁久红;
弗雷泽提出要以参与平等为核心重新界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进一步从承认理论身份模式转向地位模式;从承认的规范一元论转向包含再分配与承认的"视角二元论";从局部的文化正义转向"一元三维"的总体的民主正义。弗雷泽的思想为弥合左派纷争,重新构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做出了努力,反映了霍耐特承认"规范一元论"以后批判理论新的演进动向。
2010年04期 No.124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2 ] - 许洁明;甘开鹏;
难民政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一体化进程中必然涉及的合作领域。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相继收紧了宽松的难民政策,"欧洲防线"开始出现;90年代,苏东解体和局部战争使欧洲难民问题最终形成,欧盟强化了成员国在难民政策领域内的合作,并在《阿姆斯特丹条约》生效后形成实施限制性难民政策的共同趋向,在实践中建构了欧盟数字指纹识别系统、共同体难民基金和最低限度标准,从纯粹的政府间合作向欧盟层面的共同难民政策过渡;本世纪初,在《尼斯条约》签订前后共同难民政策的发展却出现了曲折。本文追述欧盟共同难民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多层级治理与决策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的制约作用,以及从限制性走向宽松难民政策的困境。
2010年04期 No.124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3 ] - 王海洲;
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国庆大阅兵在中国60年来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接受、反馈和记录来自于文化、制度和特殊历史事件等外部环境产生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时间、空间、人员和器物等内部结构的精心安排,成为政治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装置,并在具体的操演过程中以身体控制、情感表达和仪式化等策略实现合法性的建构。同时,随着规模宏大、备受瞩目的国庆阅兵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有关权力与合法性的政治信息被转化成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所共有的政治记忆,在塑造国家的政治文化、民族的政治认同以及国民的政治观念中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2010年04期 No.124 14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61 ]
- 郭学信;
受五代颓废士风与宋初统治者所尊奉的黄老思想以及"清静致治"为政方针的影响,宋代初期的士大夫群体凸显出一种因循持重的精神风貌,恭谨默守、逊行逊言,以至当时官场上形成了一股凡有所作为者谓之"生事",敢论敢言者谓之"狂妄"、"迂阔"的流俗。尽管太宗、真宗时出现了像田锡、王禹这样遇事奋然敢为的谏臣,但却"颇为流俗所不容",并不能改变当时循默苟且、不思进取的士风,不仅使政事怠荒,而且加剧了北宋愈演愈烈的社会危机。
2010年04期 No.124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屈宁;
清初史家计六奇所著《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是反映明清之际历史时势的两部重要史著。其丰富的史料内容,多体裁综合运用的编撰特点,以及鲜明的史论特色,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考察同时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趋势,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0年04期 No.124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 ] - 姚润月;
民族主义是与现代性相连,并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有关,是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形成于近代的中国民族主义,既非一种历史的简单延续,也非政治意识形态的再现,而是社会公众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认同。这一情感认同的对象,便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或许应该说是"忠"伦理的长期影响,所以中国民族主义从形成始便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正是意图从"忠"伦理原本意义着手,考察"忠"伦理的演变过程,寻找出中国近代产生的民族主义特色的根源所在。
2010年04期 No.124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汪诗明;
2009年4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支持联大会议2007年9月13日通过的《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的决定。这是一个具有广泛历史影响的决定。它对强化工党的改革者形象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对澳大利亚土著人权益的保护以及种族和解进程的推动不无裨益;同时,此举还有利于改善澳大利亚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形象,为实现其外交政策抱负创造有利条件。
2010年04期 No.124 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 ] - 吴庆宏;
19世纪英国移民凯瑟琳.海伦.斯彭斯带着从已经步入现代化的母国汲取的自由与平等思想及女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澳大利亚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改革,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女性政治选举候选人、第一位职业女记者和女小说家及若干改革委员会的第一位女委员,为推动澳大利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杰出贡献,被人们誉为"澳大利亚最伟大的老妇人"。她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澳大利亚现代化和女性主义发展的特征。
2010年04期 No.124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薛向君;
近代初期英国国债政策的建立与稳定,并没有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的"挤出效应",而是通过为社会闲余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货币供给,对英国竞争实力的增强做出了贡献,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使伦敦成为国际资本中心,因而对英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2010年04期 No.124 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