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和突破

    罗雪中;彭栋梁;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这一原则的贯彻有一个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按劳分配理论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2006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文化传统与政治文明发展

    吴自斌;

    任何国家政治文明建设都以特定的文化为背景。文化和传统是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活水,是政治行为文明的内在根据,是政治制度文明的思想基础,对政治文明主体具有塑造功能。因此,文化和传统是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2006年02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市场逻辑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建构

    张传平;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006年02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

    赵鼎新;

    本文在与美国主流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进行对话和点评的基础上,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西方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理论要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尤其是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和革命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本人基于多年学术研究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只有面对中国自己的真问题,才能发展出一套与西方既有理论既能对话,又有所超越的、中国学者自己的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

    2006年02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1 ]
  •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于建嵘;

    奥尔森的“选择性激励”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经验事实。本文提出的“压迫性反应”表明,当“集团”还没有明确的边界,即还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组织形态时,社会群体中的部分成员为改变某一社会政策或社会现实所进行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是“集团”外部的“压迫”。中国农民所进行的维权抗争主要不是根据“集团”内部“奖罚分明”所进行的“选择”,而是对“集团”外部“压迫”的反应。

    2006年02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3 ]
  • 集体行动何以成为可能——对一起集体上访、静坐事件的个案研究

    游正林;

    针对一起持续时间长达18天的集体上访、静坐事件,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什么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本文认为,它源于强烈的集体不公正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导致它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

    2006年02期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 从发展的角度重新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陈晓律;

    10月革命后苏联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一个国家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在不到20年的期间内建立了现代的工业和国防力量,其发展速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历史的角度看,中俄两国都在这一巨大的变迁中获得了独立自主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建立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现代工业和科研体系,奠定了两大民族现代化的基础,并帮助其他一些国家摆脱了被西方强国边缘化的命运。苏联和中国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其独特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轻易否定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将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和发展动力的缺失。我们现代化是在国际共运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正确评估并继承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是我们现代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一。

    2006年02期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论战后英国的共识政治

    王皖强;

    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各阶层在民主、阶级、福利、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态度都出现了趋同现象。从政策和政党政治层面看二战后英国出现的“共识政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起新的义务和责任,政府运用各种干预手段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干预。然而,但英国的政治体制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006年02期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 清朝官员腐败成因分析

    高伟凯;张桂琳;

    清朝社会腐败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手段之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皆极具代表性。成因既有满族特有的八旗制度带来的不良因素,亦有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皇权政治及其文化体制造成的影响。研究清朝腐败,必将对我们研究中国官员腐败的传统渊源大有裨益。本文分八旗制度与清初反腐的政治局限、从乾隆王朝社会腐败看吏治腐败的制度根源、吏治腐败与晚清政治危局三个部分,认为八旗制度是清初吏治腐败的根源、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吏治腐败的源由。

    2006年02期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 中东中世纪伊斯兰城市行政体系

    车效梅;

    传统的东方学派学者认为中东中世纪伊斯兰城市没有城市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改进自己政府服务的责任,并由此否定城市的作用,认为城市没有任何积极贡献相伴随。而笔者认为省督、法官、市场监督员和公共道德监督员、社团谢赫和少数民族社团谢赫、行会谢赫等组成了中东伊斯兰城市独特的行政体系,该体系在城市不同的方面经营着城市,使统治阶级不用建立一个真正的管理网;同时,过于严密的行政管理网络也使城市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机会,成为制约城市率先瓦解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6年02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追求多党合作与多党竞争的双重效应——刍议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经验和启示

    徐罗卿;

    在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发展模式是一大奇葩,不仅模式独特,而且较为成功。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兼容了多党合作与多党竞争的双重优点,使得马来西亚的政局比较稳定,社会相对和谐,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独特模式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经验与启示。

    2006年02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法律与自由

    高全喜;

    本文主要从法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有关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二分法已经不能准确厘清自由与法律之关系,需要在综合的方法下审视自由观念所包含的法律价值意义。为此,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禁止论、意志论和规则论三种法律下的自由观,并对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与法律权利的自由权利给予了具体的分析,文章认为我们既要保有自由诸权利不受侵犯,更需要为这些自由权利而作为,建设一个法治的宪政制度,则是所有个人自由的基础。

    2006年02期 8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 股东衍生诉讼的效率及其规范

    陈爱蓓;

    股东衍生诉讼是现代西方公司法中公司经营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股东权利平等的先进理念。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一种合理的制度设计加以引进,有利于解决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权利滥用等问题。本文在研究股东衍生诉讼的代价和效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诉讼担当中的当事人权益保护、股东行使衍生诉权的障碍等问题,并对当事人、诉讼驳回、诉讼时效等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2006年02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

    王春娣;常健;

    反垄断法的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工具性价值为实质公平和目的性价值为社会整体效益。在我国当代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反垄断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结合“平衡协调”、“社会本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整合为在实质公平正义实现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效益。这不仅有助于反垄断法立法目的的实现,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目标的构建。

    2006年02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试论现代法制环境下的行政调解

    曹伊清;

    现代法制环境下行政调解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中国由于行政调解具有强烈的公权力干预色彩,因此很容易导致非自愿与“廉价正义”。现代法制环境下的行政调解,必须发挥行政机关管理与救济的功能,正视行政机关在处理纠纷中的地位,通过促成纠纷各方合意的形成,达成彻底解决争端的目的。

    2006年02期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 集体所有权的层次及其法律政策选择

    蔡养军;

    集体和集体所有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明确了集体的含义也就明确了集体所有权的含义。应当区分集体所有权在宪法、物权法与企业法上的不同含义。宪法意义上的集体所有权构成集体法律制度设计的强制性限制条件。物权法意义的集体所有权应当进行法人所有权的法律构成。集体土地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用益物权实现民事主体的独立性和民事权利的有效流转。企业法意义的集体所有权则应当给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留下充分的空间。

    2006年02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的关联考察

    杨力;

    本文认为有关社会分层原因的功能论和冲突论论述,都旨在研究各阶层中的社会成员对与现存社会分层相应的法律秩序状态的或认同或抵触的不同反应。并从分层成因、分层结构和阶层意识几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的内在理论逻辑。

    2006年02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初探

    张肖敏;

    本文从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职业持续状况、职业获得渠道、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就业现状特征,揭示了流动人口就业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双重影响,分析了其正反功能,并从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强技能培训、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2006年02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 历史视野中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演化与嬗变

    李侠;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的哲学运动的出现是很晚近的事情,文章详细梳理了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历史发展与演化的轨迹,指出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复兴,是科学哲学研究路线在当代发生转向的重要标志。

    2006年02期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

    庞卓恒;王京春;

    “移情”具有两层含义,即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投射和主体通过“将心比心”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朱光潜的“宇宙人情化”、里普斯的美学移情说、皮亚杰的“同化”概念以及柯林武德的移情领悟方法,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移情不仅是一种审美心理,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将“自然”加以“人化”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实际上都是一种“移情”认识。神经生理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的实验研究只是停留在“移情”发生的大脑生理机制这个层面上,只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才揭示出“移情”发生的真正驱动力是来自于审美—认识主体自身。由此决定,人们的移情认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真实度或失真度,最终取决于作为实践—认识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2006年02期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周敦颐生死哲学探微

    郑晓江;

    周敦颐的生死哲学主要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生死态度:“今死矣,命也!”第二,生死观:“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敦颐构筑了儒学之形上本体,又以阴阳五行之理贯之“天人”。这不仅为儒者之积极入世、道德践履的人生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从本根上确立了儒式的生死观。本文从对周敦颐生死思想的探讨进而对儒家的生死哲学进行反省,以期推动对中国哲学的思想探讨的深入。

    2006年02期 14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试论海德格尔的“向死存在”——从时间的本体化视角解读《存在与时间》中的“死”

    江向东;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之“向死存在”分析在其存在论现象学时间性之理论建构上有着不容置疑的特殊意义,这一点已引起海内外学界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时间的本体化这一视角出发,首先简要阐明了海德格尔对源始的时间与流俗时间概念所做的区分;其次,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之“向死存在”建构;最后,还附带讨论到了法国哲学家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时间性与其“向死存在”之逻辑关联的评述。

    2006年02期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论荣德生的管理理念

    郑怀青;

    “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先生,毕生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创办了几十家面粉厂和纺织厂,遍布全国各地,从而成为驰名中外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荣氏企业成功的经验之一是他们在管理中始终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其中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是于30年代在申新三厂首创的“劳工自治区”曾名扬全国,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的重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荣德生经营管理企业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02期 1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 制度缺陷与国家金融安全

    王叙果;

    本文阐述制度与国家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金融制度和国内金融制度的缺陷严重影响国家金融安全,从而提出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

    2006年02期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及其构建路径

    何金发;

    公共服务型财政是一种以强化公共服务、坚持依法理财、确保公开透明、突出以人为本为特征的新型财政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目前,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路径是从完善体制和机制入手,逐步构建成规范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公共财政服务发展体系、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2006年02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 韩愈文“气”多维论衡

    管仁福;

    在韩愈的作品中,“气”和以“气”构成的语词频频出现,可以说这些有关“气”的语词是他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从韩愈作品中所写“气”的内涵看,大体可分为自然物质之气、生命生理之气和人文精神之气三个维面,而人文精神之气蕴涵最为丰富,对此又可从哲学、道德人格、文学艺术等层面进行审视。在韩愈诸多“气”的表述和阐释中,“气盛言宜”说最具创新性。

    2006年02期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陀思妥耶夫斯基棱镜中的托马斯·曼和黑塞

    吴勇立;

    对于文学史上争议最多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德国文学巨匠托马斯·曼和黑塞给予了完全不同的评价,这是因为他们两人对社会和对历史不同的预言和判断所导致的。作为知行合一的思想者,两位大师坚持自己的历史观,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读他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也就等于从小见大地领会他们各自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2006年02期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禹贡》成书西周中期说

    岳红琴;

    《禹贡》成书时代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冀州在《禹贡》中的重要位置和周人尊夏的史实,推断《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进而由古人关于铁的认识和使用及梁州贡“铁”的记载,推断《禹贡》成书应在西周中期。公盨及其铭文为《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中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关键词《禹贡》成书时代西周中期

    2006年02期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作为治国方略的法治——评徐祥民先生对法治的文化思考

    夏泽祥;吕霞;

    2006年02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市场的哲学”与“哲学的市场”——卞敏新著《邓小平应用哲学思想研究》读后

    王东生;

    2006年02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史景迁著:《王氏之死》

    李冠杰;

    2006年02期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杨豫著:《欧洲原工业化的起源与转型》

    刘晶晶;

    2006年02期 20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吴庆宏著:《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

    徐梦瑶;

    2006年02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沈永兴等编著:《澳大利亚》

    汪诗明;

    2006年02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