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优化:政府适度干预和组织制度创新
叶克林
摘要(Abstract):
<正> 江苏经济率先进入结构变革发展新阶段的状态特征表明,矫正经济结构偏差、谋求实现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经济发展系统的自身变革和完善,而且需要社会环境的协同变革和优化。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需在界定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正确选择社会环境的调控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叶克林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1993.02.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此文系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软环境)研究报告》(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88202号)所作的主题分析.上述研究报告已于 1991年11月20日通过省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
- ② 参见拙文《协调偏差:变革中的江苏经济发展与政府适度干预》.载《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该文为笔者与钟永一、严英龙合作.
- ③ 奥塞·布兰奇菲尔德:《经济思想的发展》.英文第3版,第364页。
- ④ 冈纳·缪尔达尔:《制度经济学》.载《经济问题杂志》(英文).1978年第774页.
- ⑤ 威廉·卡普;《制度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载《凯克洛斯杂志》(英文),1976年第213页.
- ⑥ 阿兰·G·鲁奇:《当代经济思想》,纽约1972年版,第V页。
- ⑦ N·怀利:《社会研究》1985年春季号.第205页.
- ⑧ 参见(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和布鲁斯赫里克著:《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9--11页.
- ⑨ 参见G·罗斯著,林彬、时宪民等译:《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 ⑩ 参见E·S·科森和L·莫里森:《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手段》.载M·伯思斯坦编:《比较经济体制:模式和案例》.(纽约,1979年第4版).
- ⑾ 参见板田经夫:《现代日本经济史》.筑摩书房,1976年版.(美)毛·斯坦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奥秘》.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外国长期计划》.展望出版社.1982年版。
- ⑿ 参见张家麟编著:《组织社会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51--52页.
- ⒀ 参见张培刚;《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国外经济学讲座谈》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 ⒁ 参见厉以宁:《熊彼特以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同上,第14--37页,厉以宁编译:《制度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国外经济学评介》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124页.
- ⒂ 参见西里尔·布莱克等著:《日本和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商务印书馆,1983年6月版;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 ⒃ 详见帕特里查·埃伯瑞:《中国的家庭与儒家价值观的传播》;罗兹曼主编:《东业地区:儒家传统及其现代转变》,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83页.
- ⒄ 参见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 ⒅ 参见厉以宁著:《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221--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