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就业质量与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鲁全;
摘要(Abstract):
本文在分别分析城镇化和就业质量对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城镇化与就业质量的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个框架对"十二五"期间全国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北京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间,全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就业质量仍待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存、此消彼长。与此同时,全国不同省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北京为代表的少数省区城镇化水平和就业质量都较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该地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体系的主体,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则成为补缺性制度。
关键词(KeyWords): 城镇化;就业质量;城乡统筹;养老保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项目号:2013SKL003)的最终成果
作者(Authors): 鲁全;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6.02.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强等:《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 2.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求是》2011年第3期。
- 3.景普秋:《城镇化概念解析与实践误区》,《学海》2014年第5期。
- 4.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1)根据现行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需要缴纳工资的8%,用人单位需要缴纳工资总额的20%。
- (2)这种流动性既包括跨区域流动,也包括跨行业流动。虽然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但转移接续过程中都会有权益损失。
- (3)从A区到B区就业质量的下降并非是绝对就业质量的下降,相比从事农业劳动,进城务工人员在收入上是有所提升的,但其就业稳定性不高,与城镇职工相比,就业质量仍然较差。
- (4)无动力是因为采取了自雇佣的方式,没有雇主缴费,导致职工养老保险失去了吸引力;无能力是指即使受雇劳动,但因劳动报酬较低,且偏好当期收入,所以无力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 (5)北京市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年事业发展报告。
- (6)北京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网站。
- (7)根据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规定,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470元,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