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多重逻辑——基于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改革的案例分析
艾云;
摘要(Abstract):
中国农村土地集体制是一种具有社会合约性的产权,国家推行的集体土地确权改革试图打破传统的集体制。本文以2008-2012年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实证案例,讨论来自成都市政府、官僚组织、乡村社会多个制度领域的行动逻辑及其对中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制度改革的约束。一方面,揭示了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合约性及集体制的韧性;另一方面,展现了官僚体制运作中多重逻辑及其互动所带来的中国国家治理难题。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确权;多重逻辑;土地财政;集体制;官僚体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县域治理机制研究“(项目号:13CSH0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艾云;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7.03.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艾云:《产权是怎样界定的---来自成都市W区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2014年。
- 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 3.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 4.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
- 5.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3年。
- 6.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 7.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 8.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 9.North,D.C.and R.Thomas(1973).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0.Zhou,X.Hong Lian,Leonard Ortolanto,Yinyu Ye,A Behavior Model of“Muddling Through”in the Chinese Bureaucracy: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China Journal,Vol.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