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追溯及中国的实践
安树民;张世秋;
摘要(Abstract):
本文首先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良性循环的关键为切入点,以梳理经济学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为手段,总结提炼了不同时代围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观点;然后分析了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最后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我国碳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务创新”(项目号:10YJCZH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安树民;张世秋;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7.02.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正富、郝薇薇:《李克强主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座谈会并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新华社,2016年9月20日。
- (2)(6)(7)E.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7、47、94页。
- (3)戴维·佩珀:《现代环境主义导论》,宋玉波、朱丹琼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 (4)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5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 (8)诸大建:《诸大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辨析》,《文汇报》,2014年5月5日。
- (9)沈小波、曹芳萍:《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新古典和演化方法的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 (10)皮尔斯、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张世秋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8页。
- (11)(14)(1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学术月刊》2016年第7期。
- (12)钱颖一:《现代经济学在美国》,《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 (13)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2006年,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