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在社会主义中国:基于分配制度的考察Distributive Justice in Socialist China: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Distribution System
王鑫;
摘要(Abstract):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关键词(KeyWords): 分配正义;按劳分配;共同富裕;人民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路径研究”(项目号:2021BKS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王鑫;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2.02.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10页。
- ②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胡毓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 ③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7页。
- ④《习近平主持召开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7/content_5631780.htm。
- ⑤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2条。
- ⑥在“五四宪法”起草阶段,曾有人提出建议,将“合法收入”改为“劳动收入”。如果这样,就会将劳动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排除在外,不符合该阶段多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状,不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参见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 ⑦党的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按劳取酬”改为“按劳分配”,《人民日报》专门为此发文解释。在本文中,将“按劳取酬”等同于“按劳分配”,不再作区别。参见李响《“按劳分配”在中国:一个宪法概念的浮沉史》,《中外法学》2019年第5期。
- ⑧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1956年说过,“各尽其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参见《李富春选集》,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第159页。
- ⑨参见1955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
- ⑩“七五宪法”总纲第9条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 (11)(19)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9、321页。
- (12)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 (1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53页。
- (14)参见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孙业礼认为“共同富裕”一词在1953年之前从未在党的文献中出现过,而1953年仅《人民日报》就出现了12次。参见孙业礼《共同富裕: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追寻》,《党的文献》2010年第1期。
-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1—662页。
- (16)《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7页。
- (17)王启荣:《两点商榷意见——〈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读后》,《华中师院学报》1978年第8期。
- (18)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 (20)《坚持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人民日报》1978年3月27日;《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日报》1978年5月6日。
- (2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3页。
-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12页。
- (2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7页。
- (25)参见周为民、卢中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经济研究》1986年第2期;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5—166页。
- (26)参见李响《“按劳分配”在中国:一个宪法概念的浮沉史》,《中外法学》2019年第5期。
- (27)沈国明:《“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断》,《学术月刊》2021年第7期。
- (2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 (2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
- (30)1993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 (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3页。
- (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5页。
- (3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19年,第45页。
- (34)《构建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分配制度安排》,《学习时报》2021年9月15日。
- (3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扶贫工作显著。参见《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光明日报》2020年1月24日。
- (36)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11页。
- (37)张国清:《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 (38)《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 (3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7页。
- (40)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
- (4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