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的基本逻辑
陈朋
摘要(Abstract):
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是现代国家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制度建设的重要旨向在于激发和巩固制度自信,进而凝聚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础。当前中国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制度建设本身不断演进的规律表明,坚定的制度自信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大感召力,又源自其改革创新的鲜明特质及因此而来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创新性特质使其成长发展起来,源于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制度建构的自主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则使其不断走向成熟。因此,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辩证统一起来,把制度创新看作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制度自信则是制度创新的保障和推动力,从而形成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制度成长形态。
关键词(KeyWords): 制度建设;创新;自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项目号:17WTA020);;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陈朋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8.01.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R.科斯、A.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53页。
- (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48页。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6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 (5)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 (6)杨荣刚、俞良早:《十月革命蕴含的辩证逻辑及其现实启示》,《理论探索》2017年第3期。
- (7)(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13页。
- (9)(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6、651-652页。
-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
- (12)《毛泽东著作选》,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8页。
- (13)《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 (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116页。
- (16)虞崇胜、叶长茂:《改革开放30年中国渐进式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江汉论坛》2008年第11期。
-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 (1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79页。
-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
- (20)刘建伟:《论习近平的制度治理思想》,《求实》2016年第4期。
-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3页。
- (23)欧阳景根、李社增:《社会转型期的制度设计理论与原则》,《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 (24)黄秋菊、景维民:《转型期中俄国家制度能力的实证分析——兼论后危机时代的战略选择》,《海派经济学》2012年第1期。
- (25)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 (2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4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9页。
- (27)张帆:《关于制度自信的理论思考》,《求实》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