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失灵”及其救赎——兼论两种不同的社会认知观及行动方案
郑家昊;
摘要(Abstract):
在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脉络中,"好的社会治理"一直被奉为圭臬,是所有社会组织推进治理实践所追寻的终极目标。然而,实现"好的社会治理"首先必须正视治理主旋律中的"失灵"杂音,以"治理失灵"的救赎为契机去规划社会治理的行动。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失灵"在社会治理中不断蔓延,逐渐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形成"治理失灵"的总体性存在形式。在这种情形下,对"治理失灵"的救赎必须立足于当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生态,对既有的社会认知观做出及时地归纳与反思,这是正确选用社会治理行动方案的认知前提。其实,"治理失灵"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面向未来的社会治理应当放弃既有的"保守主义"行动方案,继而在革新的意义上去不断刷新治理思维、促进治理主体间的合作以及创新治理工具的协同运用。
关键词(KeyWords): 治理失灵;总体性;社会认知观;行动方案;合作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政府职能履行方式研究”(项目号:14C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号:201506875017);; 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南京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s): 郑家昊;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6.03.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Bator,F.M.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1958,pp.351-379.
- (2)Charles Wolf,Jr.A Theory of“Non-Market Failure”: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Analysis,California:The Rand Corporation,1978:pp.1-56.
- (3)参见Charles Wolf,Jr.Markets or Governments: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The Rand Corporation,1986.
- (4)参见James M.Buchanan&Gordon Tullock,The Calculus of Consent: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2.
- (5)(6)[美]迈克尔·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邓正来译,中信出版社,2012,第XIII、XX页。
- (7)关于“新的时代”的分析文献非常丰富,限于篇幅此处难以全部列出,在此仅列举几位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并作出分析。每位学者英文姓名后面的年份指代的是对应词汇或理论提出的最初时间。
- (8)(11)[英]查尔斯·汉迪:《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王凯丽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16、4页。
- (9)[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邢贲思等编《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政治·社会学卷》,新华出版社,1997,第795-1345页。
- (10)(16)[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2、1页。
- (12)(1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249、569页。
- (14)(1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9-10、11页。
- (17)[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03、225页。
- (18)张康之、张桐:《大数据中的思维与社会治理变革要求》,《理论探索》2015年第5期。
- (19)张康之:《社会科学话语重建的三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7日。
- (20)秦亚青:《全球治理失灵与秩序理念的重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4期。
- (21)郑家昊:《政府引导社会管理:复杂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