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考察
范崇山 ,周为号
摘要(Abstract):
<正>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起初是“农村中集合许多人,依凭各人的信用,而流通金融的一种组织”,开创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直隶省。1923年6月,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为防灾、抗灾、救济灾民,倡设了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直隶香河县城第一信用合作社。从此,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河北境内发端。它的兴起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10年间。在此期间,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各类合作社中的畸形发展及其组织性质的变化,曾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个问题,建国以来尚未有专文论述。笔者试就抗战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兴起发展特点、社会功能利弊及其失败原因等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范崇山 ,周为号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1992.02.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冯静远:《中国农村信用制度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行月刊》第1卷第3期,1934年7月。
- ②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③ ⑦ ⒄《革命文献》第84辑,第221、 214、 232页。
- ④ ⑥ 陈果夫:《十年来的中国合作运动》。
- ⑤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28年7月至12月),台北1982年版,第727页。
- ⑧ 河北省实业部《河北实业公报》第31期,1933年11月。
- ⑨ 《革命文献》第85辑,第224--225页。
- ⑩ ⑿(29)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 ⑾《社会科学杂志》第6卷第3期(1935年),第468页。
- ⒀⒃《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
- ⒁(23) 陈晖:《中国信用合作社的考察》,《中国农村》第1卷第8期,1935年5月。
- ⒂ 狄自超:《对目前合作运动之评价》,《中国农村》第3卷第2期,1937年2月。
- ⒅ 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第265页。
- ⒆《农情报告》第2卷第11期,1934年11月。
- ⒇ 溥孙:《目前合作社的几个基本问题》,《农行月刊》第3卷第12期,1936年12月。
- (21) 骆耕漠:《信用合作事业与中国农村金融》,《中国农村》第1卷第2期,1934年11月。
- (22) 《社会经济月报》第1卷第5期。
- (24) (25)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发行,1934年版,第231--232、 229--230页。
- (26) [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陈泽宽、陈露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66--267页。
- (27) (28)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8、 749页。
- (30) 吴承禧:《中国银行的农业金融》,《社会科学杂志》第6卷第3期,1935年9月。
- (31) 侯哲:《合作实施上的困难及其对策》,《合作月刊》第3卷第5期,1931年7月。
- (32) 《民元以来我国之农村经济》。《银行周报》第31卷第2--3期合刊,1947年1月。
- (33) 《高淳合作事业停顿之原因及其救济方案》,《农行月刊》第3卷第9期,1936年9月。
- (34) 《革命文献》第87辑,第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