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力分化的启、承、转、合On Differentiation of Power
张康之;张乾友;
摘要(Abstract):
权力是社会治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必要支持力量,一切社会治理活动都离不开权力,然而,在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的状况是不同的。农业社会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权力是一种混沌的权力,没有实现分化。到了工业社会,建立起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分工在社会治理领域中也表现为权力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进入了一个权力分化的进程。与之相对应,出现了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理论规定。但是,权力的分化并不仅仅表现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并立,在权力现实地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也分化为了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并通过职权而把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统一到了一起。这一点是"三权学说"没有认识到的,"三权学说"所看到的只是抽象权力的三种形态。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建立在"三权学说"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看到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的分化,将会导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方案。
关键词(KeyWords): 抽象权力;具体权力;职权;公共权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康之;张乾友;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1.02.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页。
- [2][法]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5-206页。
- [3][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2页。
- [4][英]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郭方、刘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 [5]参见《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比]皮朗著,乐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七章“14、15世纪的经济变革”与《学术与政治》([德]韦伯著,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章“专业官僚的兴起”部分。
- [6][9][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3、6页。
- [7][8][美]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8、17页。
- [10][法]卡蓝默、[法]塔尔芒:《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胡洪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引言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