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
王明生;董颖鑫;
摘要(Abstract):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诸种方法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为边区政权的存续提供经济支持,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推动。劳模运动还寄托了远大的政治期待,其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其政治追求是平等和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做法是建国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劳模运动;发展经济;政治推动;组织起来;意识形态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民生政策及影响研究”(项目号:2007JJD7701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王明生;董颖鑫;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0.05.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仅能检索到两篇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
- [2]29303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2、931、1017、1014页。
- [3][4][5][7][8][9]14151718192021243132343637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总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4、274、105、225、263-264、160、243-246、237-238、267、276、236-237、227、225、266、38、224-225、267、266、6页。
- [6]22252638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3-804、773、435、477、793页。
- [10]吴廷俊、顾建明:《典型报道理论与毛泽东新闻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 11列宁的思想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和《生产宣传提纲》等文章中皆有体现。见杨春华、星华译《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
- 12王敬:《延安〈解放日报〉史》,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39页。
- 16《解放日报》1943年9月20日。
- 1323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78、78页。
- 2728本书编写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231、373页。
- 3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 39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八编.生产自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