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句末语气词正变简论
韩宏韬;
摘要(Abstract):
《诗经》中有很多句末语气词,皆因歌的性质和四言双顿节奏而产生。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兮”字为正格,其他句末语气词为变格。因为“兮”字读音特殊,具有地域的普遍性与潜在的造句功能,契合了《诗经》尚和的审美特质,从而成为《诗经》句末语气词的正格,而《诗经》产生的地域性、时代性等因素又决定了变格的大量产生。《诗经》句末语气词的正格与变格具有指代性和特殊性等关系;具有模糊美等审美特质,并对后来的诗歌、散文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诗经;句末语气词;正格;变格;构成;发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韩宏韬;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6.01.0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②③④⑨⑩闻一多:《歌与诗》,见《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5、6、15、8、10、15、6、6、11、13页。
- ⑤高华平:《古乐的沉浮与诗体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 ⑥李炳海:《试论制约古代诗体生成演变的诸种因素》,载《延边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 ⑦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页。
- ⑧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 朱熹:《诗集传》,见《四部丛刊》诗卷第九,上海书店1985年版。
- 支菊生:《也谈诗经与楚辞中的“兮”字》,载《河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 李先耕:《诗经中的“兮”字》,载《求是学刊》1984年第2期。
-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 钱小云:《诗经助词》,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79年第4期。
- 廖序东:《楚辞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4页。
-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81、341—369页。
- 闻一多:《怎样读九歌》,见《闻一多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 赵敏俐:《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中国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