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调查:史实与启示
汪小宁;
摘要(Abstract):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许多社会调查,这些社会调查与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相比,在调查方法、内容、立场、侧重点等方面均有所扬弃,体现出以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调查方法为依托,以党外社会调查的材料和数据为参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侧重生产关系调查等特点。这些社会调查显现出中国共产党尊重事实、辩证学习,善于传承和创新的特性。
关键词(KeyWords): 延安时期;农村社会调查;史实;启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党建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融合机制研究”(项目号:2018A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扶贫的全面领导研究”(项目号:19XDJ0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汪小宁;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0.05.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页。
- ②如《芜湖一百零二农家之社会的及经济的调查》(1925)、《江苏昆山、南通、安徽宿县租佃制度调查报告》(1925)、《河北盐山县一百五十农家之经济及社会调查》(1929)、《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中华民国二十年水灾区域之经济调查》(1932)、《山西清源县143农家人口调查之研究》(1932)、《江宁县淳化乡村社会之研究》、《湖北樊城经济概况》(1934)和《沙市经济概况》(1934)等。
- ③赵承信:《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界》第九卷,1936年,第157页。
- ④主要包括《黑龙江流域的地主与农民》(与王寅生合著,1929)、《亩的差异》(1930)、《中国之土地问题》(1933)、《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1934)、《中国之土地与农民》(1936)、《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1939)等。
- ⑤七篇调查报告为:《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莒南县壮岗、团林及赣榆县金山三区农村经济调查》《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临沭西河口、金花村劳动互助调查》《莫家龙汪头“让地”调查》《沭水县石河及临沭县蛟龙、大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莒南县三区十一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 ⑥⑦⑧⑨⑩(11)(12)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等:《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354、354、355、20、22、49、52页。
- (13)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档案馆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江苏部分》第一卷,档案出版社,1984年,第558页。
- (14)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17日),载《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 (1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74页。
- (16)(17)(18)薛暮桥:《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第1卷第1期(1934年10月),转引自薛暮桥等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4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