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人口趋势
陈友华;
摘要(Abstract):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逆转?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形势早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绝非恰逢其时而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不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改变,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具有亡羊补牢的性质。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中点"而非"终点",要想取得预期的生育率回升的效果,相关的配套改革必须跟进。全面二孩政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KeyWords): 全面二孩政策;中国人口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项目号:11AZD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项目号:711731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生育政策研究”(项目号:14JJD840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陈友华;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6.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友华:《近喜远忧的持续超低生育率——以苏州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 2 .陈友华:《建言生育政策调整》,《中国改革》2011年第7期。
- 3 .陈友华:《计划生育:从机构改革到转型发展》,《人口与社会》2015年第2期。
- 4 .陈友华、苗国:《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单独二孩政策为何遇冷》,《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2期。
- 5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 1至今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认为中国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是在当时人口形势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晚稀少”生育政策,妇女生育率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下降,到70年代末已下降至略高于更替水平,距离人类生育率的理想目标仅一步之遥,在此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必要。二是独生子女政策不仅严重脱离中国的实际,而且与作为基本人权的生育权严重相悖。以往研究中很少从人类文明角度去审视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制性的独生子女政策与强制性的人工流引产等实际上人不能干。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如果人可以高尚地“计划生育”,那么“计划死亡”就没有道德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