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
许莉娅;
摘要(Abstract):
在不同的国家及教育体制之下,学校的学生服务机制是有差异的。在我国的中小学校,目前实施的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机制,它由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共青团或少先队组织及后勤保障服务等六大系统构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学校学生服务机制,为学校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这套学生工作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它与学校社会工作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表现在教育理念与服务理念的差异、学校任务为本与学生需要为本的差异、工作的问题视角与优势取向的差异、服务的控制管束与授权增能的差异、工作者的独立作战与团队合作的差异、更多关注意识形态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差异。因此,非常有必要在现有的学校学生工作体系中注入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以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为例,提出在现有学校服务体系中嵌入社会工作的战略及策略: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在学校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组建学校社会工作科际团队,明确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职责;责成学校社会工作者组织全员培训与团队培训,向学校教职员工传达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理念、功能及助人方法,帮助学校人员了解、接纳认同社会工作。对合作团队的成员进行参与式的系列培训,培养本土社工。
关键词(KeyWords): 学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本土社工;嵌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许莉娅;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2.01.03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整合资料来源于林万亿等《学校辅导团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与心理师的合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88-97页。
- 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嵌入性分析,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8-24/2486510.shtml。
- ③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http://www2.njnu.edu.cn/dyw/newdetail.asp?id=003100300032。
- ④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嵌入性分析,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8-24/2486510.shtml,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 ⑤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 ⑥徐永祥:《建构式社会工作于灾区震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服务团赴川援助的经验分析》。
- ⑦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
- ⑨蔡屹:《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 1.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 2.林万亿等:《学校辅导团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与心理师的合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 3.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4.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 5.徐永祥:《建构式社会工作于灾区震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服务团赴川援助的经验分析》。
- 6.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
- 7.蔡屹:《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 8.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嵌入性分析,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8-24/2486510.shtml。
- 9.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http://www2.njnu.edu.cn/dyw/newdetail.asp?id=0031003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