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执行权:从行政学理解现代国家的钱端升进路Focusing on Executive Power: Understanding Modern State from the Administration Theory of Qian Duansheng
任剑涛;
摘要(Abstract):
钱端升是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政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学、比较政府领域,对政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他缺乏关注和论述。从宪法下落到行政权或执行权,构成钱端升政治学论述的基本进路。他对当时颇为世界关注的德法两国的执行权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描述,对中国的执行权体制进行了全面的勾画。其间,从行政学或执行权视角审视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学大思路显而易见。这是他对所处时代的一个理论响应,也是他的政治学研习氛围的反映。这是一种倒置的政治学思路,造成执行权的升格或僭越,并将政治学更为根本的问题遮蔽起来。这与现代中国对国家强盛的排斥性追求具有密切关系。这一大思路,迄今未改。
关键词(KeyWords): 现代国家;比较政府;执行权;专制;钱端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任剑涛;
DO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1.01.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钱端升在晚年编辑出版的自选集中明白无误地讲,“我的一生与政治学有不解之缘。我不到二十岁就钻进政治学的书堆里,其后就是学习、研究和讲授政治学和从事政法教育工作。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我以各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作为我的主要课题”。参见氏著《钱端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页。
- ②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86、186-187页。
- ④⑤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46、247-248页。
- ⑥⑦(12)(36)(37)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9、12-13、135-139、14-15、42页。
- ⑧⑨钱端升:《法国的政府》,再版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 ⑩氏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7页。
- (11)这里对钱端升《法国的政府》一书所做的概述,依循其书各章的内容而来。因属概述,非具体引证,因此不做注释。
- (13)这里对钱端升《德国的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所做的概述,依循其书各章的内容而来。因属概述,非具体引证,因此不做注释。
- (14)(15)钱端升:《德国的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338页。
- (16)(17)钱端升等:《民国政制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 (18)这就是前述钱端升所说的只描述变迁,不表示赞同或否定意见的书写原则。
- (19)参见钱端升《德国的政府》第一章“宪法史”,第1-9页。
- (20)参见钱端升《法国的政府》第一章“宪法与宪法史”,第5-8页。
- (21)参见钱端升等《民国政制史》(上册),目录。
- (22)(23)(24)(25)(26)(27)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载智效民编《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33、33、33、38、38-39页。
- (28)相关分析可参见任剑涛《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第四章“价值隐匿与知识扭曲:留美政治学博士对民主的拒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7-200页。
- (29)参见杜钢建等《基本权利与学术批判态度——王世杰、钱端升与〈比较宪法〉》第二部分“《比较宪法》前后版的比较”,载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 (30)参见杜钢建等《基本权利与学术批判态度——王世杰、钱端升与〈比较宪法〉》第四部分“可贵的现实批判态度”,第13-16页。
- (31)参见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1页。另见孙宏云对当时美国政治学界焦点关注的介绍,氏著《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95-196页。
- (32)(33)钱端升:《法国的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9、3页。
- (34)陈夏红:《导读:“代表一个时代的专著”》,载钱端升《德国的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 (35)任剑涛:《国家建构、国家建设与行政国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7期。
- (38)钱端升:《对于六中全会的期望(节录)》,载胡适、蒋廷黻等《民主与独裁论战》,龙田出版社,1981年,第348页。